她盯著我眨了眨眼睛:“一樣的什么?”
我卻搖了搖頭:“沒什么。”
米綾沉默了一小會,忽然用一種頗有把握的語氣說道:“我明白了,地球上的所有工作都讓你覺得沒有意義。你想要到文明世界以外的地方去開拓,是嗎?”
“或許吧。”
“所以你關注了火星移民計劃。”
“哈?”我知道,自己此時的表情一定很錯愕。
米綾又眨了眨眼睛:“忘了跟你說,我是黃沙救援隊的。我和我的搭檔之所以會過來,是因為接到了求援申請,還報告了你的詳細方位。申請者不是你的親屬,甚至不是一個自然人,而是火星移民計劃這個組織。”
或許是因為我捐的那些錢?大概吧……
米綾的語氣似乎有些好奇:“他們的名氣挺大的,不過據我所知,有點兩極分化。很多人覺得他們是新時代的先驅,也有很多人覺得他們就是騙子。但你是怎么跟他們扯上關系的?”
“我捐了錢。”
“那你捐的一定不少。”
“確實。”
我的回答越來越簡單。米綾應該也看得出來,這個一心求死的人并沒有交流的欲望。
但她還是沒有放棄。
沉默了好一會之后,這女孩忽然躺了下來,就躺在我的旁邊。只不過,跟無所顧忌的我不一樣,她戴上了運動服的兜帽,以免把自己弄得過于灰頭土臉。
米綾輕聲問道:“你是不是覺得,這個世界糟糕透了?”
“還好吧。”
“人們忙著娛樂,忙著用細小或虛擬的東西麻痹自己,忘掉了所有舊時代的雄心壯志,至今都沒有人登上火星……對這樣的世界,你感到非常非常失望,不是么?”
“其實也沒多么失望。水往低處流,人們總會選擇更容易的那條路。況且就算是用理性分析,你也會得出世界其實是在變好的結論。利用能源的效率、人均期望壽命、普遍生活質量,各種方面都在進步。但我只是覺得有些無聊。”
“無聊嗎?”
“是的,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的言行,都是庸碌、無聊。令我著迷的只有那一絲一毫的意外閃光,但太少了。可預測性反而令我痛苦。”
“你覺得人類可以用算法預測嗎?”
“研究多了就會發現,人的意識活動其實并不比ai難預測。衣食住行這種基本需求就不用說了,再往上,工作的滿足感、社交中的優越感、被他人需要和肯定,這些東西也都是人所共有的。興趣喜好的區別是很大,但追溯個人歷史也都不難發現端倪。所以,人類的意識行為就是可以預測,只不過現實世界干擾因素太多,太復雜,所以沒辦法做到而已。”
米綾試著提議:“如果現實太無聊的話,你玩不玩游戲,或者小說和影視劇……”
“虛構故事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們也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產物。每一部電影,每一部,我都能看個開頭就猜中后續劇情走向,還有導演或編劇的思路。不,還包括制片人的思路,還有游戲公司的思路。他們想要用什么調動情緒,靠什么賺錢,都不難看出來。”
女孩又說:“要不要試試加入我們,加入搜救隊?幫助別人有時候是個很有樂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