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自詡為聰明,事實上他本身確實也很聰明。
畢竟能被曹植看得上眼的人并不多。
然其常謂:為人臣下者,當善忖主公之心。
凡事宜料于主公之先,既可助其未雨綢繆,亦能彰自己的超世之才。
他了解曹操。
曹操雖有多疑狠辣之名,但那都是對那些心懷不軌之人。
比如邊讓,那人經常和丞相唱反調,諷刺其治國大計。
比如許攸,其人對居功自傲,對丞相毫無尊重可言。
再比如婁圭,其人雖與丞相交好,亦有通敵放諸葛之嫌疑。
丞相將他們殺了,縱然有些可惜,那也是他們咎由自取。
而實際上,曹老板心胸廣闊,多以大局為重。
能容賈詡之詭謀毒計,能忍張繡之兩番背叛,乃至張松當庭歷數其短,亦能撫掌而笑,不以為忤。
這樣的主公:胸藏江海之量,腹隱經緯之機,豈是氣量狹小之輩?
而他楊修是誰?
弘農大族楊氏子弟,出身干凈,根正苗紅,且對丞相忠心耿耿,天地可鑒。
又與曹植交好,另有薦張松之功。
此外,身為丞相府佐吏主簿,可謂丞相之屬官近臣。
這樣的身份,和丞相開點小小的玩笑,不是理所應當么?
事實上,楊修之前還真沒少和曹操開玩笑。
譬如:曹操在新建的相府大門上寫一“活”字,楊修見狀命人將門改窄,稱:“門中活,‘闊’字也,丞相嫌門太寬。”
曹操聞之笑了笑,口中稱善。
再譬如:馬騰曾獻奶酥一盒,曹操于盒上題“一合酥”三字,楊修見后竟與眾人分食,稱“‘一合酥’乃‘一人一口酥’也”。
曹操聞其解釋,半晌無言以對,隨之哈哈大笑,步出門外。
顯然乃為其智所折。
還有,前番曹操夢中殺人,此卒乃許褚精心培養,忠誠可靠。
許褚不解其意。
楊修謂之道:“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許褚細問,楊修乃言:“丞相故意殺死蓋被近侍,乃防有人趁其眠而刺其身,故而詐稱‘夢中殺人’以懾眾也!”
許褚遂恍然解惑。
此事曹操聞許褚言之,亦未計較。
楊修認為,在這樣主公之下做事,自可以毫無顧慮,盡顯其才。
今時今日,楊修得見曹操觀看益州地圖愁眉不展,知戰況不利,又見其無意中以擲地“藥帛”為口令,心中已猜個八九不離十。
丞相這是要退兵了。
于是,待出門,告知夏侯惇,曹洪等:“丞相以‘藥帛’為令,今觀其覽益州圖而蹙眉,擲藥帛于地,此非欲還師耶?”
二人對視一眼,皆面顯疑惑:“何以此解?”
楊修解釋道:“夫藥帛者,本為上好布帛,染藥敷患以療傷疾,然一旦用過,卻只能棄之,縱然可惜,不可復用。正合益州之局也。吾等當早束行裝,免致臨期慌亂。”
二人沉思片刻,頷首稱是。
遂命部下整理行裝,預做退軍之舉。
那么現在的曹操是真的想退兵嗎?
他是想,但并沒有做出決定。
他在思考,如若退兵,如何做能安穩得退,又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然沉思良久,不得妙法。
出帳透口氣,卻發現有軍卒正在整理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