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或未殞于黃沙,此刻雖蹤跡難尋,然亮料其必遁于高嶺發羌之地。
亮已令翼德、子龍與令明死守涼州,如鐵閘般扼住咽喉,斷其回歸中原之路。
此舉意在攪亂許都人心,亂其方寸。
唯此秘計,主公需謹守心口,萬不可泄于外人。
若江東遣使問詢,主公只需篤定言之:曹操已死。
如此,方能收漁翁之利。
亮頓首。”
劉備聞信恍然,才明白這一切也都是軍師的計謀。
曹操或許并未身死,而是被軍師堵在了發羌高嶺,不得回軍。
想到諸葛亮,劉備嘴角浮出一絲溫暖的笑意。
軍師啊,前一世,未能對你委以重任,實為憾事。
直至今生,方知你智謀卓絕,軍政無雙。
曹操何等梟雄,你竟能將其困于發羌絕地。
今生今世,劉備對諸葛亮無條件相信,自相信諸葛亮所言為真,也明白諸葛亮密信之意。
也就是說,曹操或許尚在人世的消息他知即可。
身旁文武斷不可透露半點消息。
有些事就是這樣,騙的過自己人,才能騙得過對手。
諸葛亮沒勸他稱王,他就斷絕稱王之念。
諸葛亮沒勸他派使臣吊喪,他也放棄吊喪之舉。
當下,益州推行峻法新規,正值成敗攸關之際,劉備遂將全部心力盡投于此。
……
交州南海之濱,殘陽染血。
孫劉聯軍新獲一場酣暢大勝。
先是周瑜引兵追擊潰散的山越部族,那伙蠻夷本欲襲取蒼梧,另尋棲身巢穴。
不想劉封竟領兵直接殺出,所部銳士如神兵天降,與周瑜主力形成合圍之勢。
劉封這也是意在東吳諸將面前顯示己方實力。
故而全力拼殺,血染戰袍,親殺敵卒無數。
山越哪能相敵?
兩面鐵騎奔涌,弓矢如蝗,刀光劈破暮色,山越之眾進退無路,頃刻間尸積如山。
此一戰,聯軍合力剿殺萬余,血流成河,染紅了蒼梧城外的荒野。
經此重創,南海一帶盤桓多年的山越匪患,終得蕩平。
慶功宴上,周瑜正坐主位,邀劉封孫乾俱為上賓。
周瑜向劉封挑起大拇指。
他滿面欣賞之色,語氣卻有帶著些許惋惜。
“嘖嘖,公子年少勇武,真不世之才也!”
面對周瑜的夸獎,劉封表現得很謙遜。
“周都督謬贊了。此戰能成,全賴都督神威在前,引賊入甕;封不過是恰逢其會,于側翼稍盡綿薄。”
劉封并非寒暄虛贊,他是真看到了周瑜在南海的表現。
他曾不忿天下名將。
但今日坦然自忖,若他真與周瑜各領兵馬,于戰場相見,斷非周瑜之敵也。
“只可惜……”
周瑜英俊的臉上浮出兩個酒窩,他喝了一口酒,放下酒杯。
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劉封一抱拳:“大都督請直言,有何可惜之事?”
周瑜滿眼欣賞的看著他:
“如此少年英雄,玄德公本應置于戰事前端,多加培養,多加歷練,用不了多少時日,必成關張趙一般的天下名將。
可卻教你留守交州之地,不知玄德公此意為何啊?”
周瑜本意在爭取劉封,亦是借世子之由,離間劉備與其的關系。
縱不能為江東所用,亦可今后作為江東強援。
可周瑜一心只為江東謀事,卻忘了此時自己所處境遇。
劉封坦然一抱拳:“大都督,封也有一事不解。”
“公子請言!”
劉封侃侃而言:“大都督智略冠絕當世,統兵馭下皆臻化境。
合淝為淮南鎖鑰,吳主若圖進取,當以大都督總攝合淝軍務,方為至當。今舍此急務,反遣大都督入山剿伐山越,不知吳主此意為何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