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也是理想主義者,他智謀高深,深諳權策。
但因為始終堅守儒家的仁政理想和道德底線,往往不愿將人往極惡處去想。
他如今能想到當前關于曹丕最險惡之心境,莫過于趁許都之亂,爭奪嗣子之權。
不,與其說是爭,不如說是守。
自曹昂殞命,丁夫人離開曹操后,卞夫人遞補為主母。
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新的嫡長子。
按理說,曹操的家業本就會落在他的身上。
只擔憂與其他兄弟覬覦此節,趁此作亂。
以曹丕身份于當下之境,亦屬人之常情,而非十惡不赦之罪。
念及此,荀彧并未深究曹丕的用意,而是決定將精力盡數投入到穩定許都的事務之上。
荀彧將令牌遞還給曹丕:
“公子,這令牌你還是暫且留下,若有用到公子處,彧必會遣人相告。”
曹丕卻搖搖頭:“令君,我只擔憂到時已晚。”
說著,示下絹帛,讓荀彧再看。
荀彧略感疑惑,再展開絹帛,一一查看上面的名字。
起初不覺有異,然而順著那些人的人際關系線慢慢理清脈絡,卻赫然于腦中結成一張恐怖的關系網。
此刻荀彧只覺得頭皮發麻,脊背透涼。
他猛然發覺,當下許都之境,形勢險峻,暗潮洶涌之勢,恐怕比他預想中還要可怕得多。
“公子,此輩往公子府中去,詢問丞相現況?”
曹丕凝重點頭:“確實如此。”
荀彧明白,這種情況,便是曹操在此,亦身陷極危之境。
何況曹操還音信全無,生死未卜。
而致許都如此險境,饒是荀彧無比聰明,亦未去想曹丕會是始作俑者。
因為許都如此之亂,實則并不符合曹丕當前的利益。
幸而曹丕后知后覺,將名單歸納整理。
而有了這份名單,荀彧便從中隱約看出了敵人的目的和決勝的機會。
“公子,這令牌我暫且留下,你也暫居于我府中。”
面對荀彧看似“軟禁”的行為,曹丕毫無顧慮和遲疑,他一拱手:“遵命!”
荀彧隨即升帳,不多時,許都城防各級將校依令而至。
曹操不在,荀彧就是許都最有話語權的人。
“諸將聽令!”
荀彧面色凝重,穩坐堂中,曹丕側坐在左。
他目光掃過帳下,諸將心知情況危急,皆斂聲屏息。
“即刻起——全員禁休,衛尉率部嚴守宮門,三五步哨輪流巡查,非傳召者擅入者,格殺勿論!”
“喏!”
“執金吾領緹騎巡街,重點盤查可疑人等,凡攜帶兵器、行蹤詭秘者,先擒后奏!”
“喏!”
“城門校尉緊閉四城,沒有本尚書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違令者以通敵論處!”
“喏!”
“其余諸將各守營壘,加強軍備,若遇異動,無需請命,即刻出兵鎮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