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古道上,風卷沙礫擊打著甲胄,天地間一片蒼黃。
祁連山脈如巨獸脊背橫亙西天,峰頂殘雪在烈日照耀下泛著冷光,與腳下赭紅色的戈壁形成刺目對比。
河流蜿蜒如銀鏈,岸邊偶見紅叢,幾峰駱駝低頭啃著稀疏的堿草。
遠處鹽湖蒸騰起淡淡白霧,倒映著流云,讓人分不清天地界限。
夕陽西墜時,丹霞地貌燃成一片火海,罡風掠過雅丹群,發出如戰鼓般的轟鳴。
曹操坐在殘破的馬車上,領著羌漢殘軍緩緩的走著。
他要趕在日落之前,抵達淡水河谷口以安營扎寨,并在那里休整兩日。
有了羌民向導,曹操不用再為四處探索地形而操心。
他要在月底,尋找到第三個可以入往涼州的隘口。
遠處又響起蒼涼的狼嚎聲,姿色姣好的女人為曹操吹響了羌笛,據說,這曲子只為真正的英雄而鳴。
曹操微微一笑,思緒亦回到曾經的過往。
這一刻,他竟在想,若此行真為我漢征西,又該有多好?
不必慮中原孫劉之覬覦,不必憂許都子嗣之清算,更不必念朝堂袞袞諸公之腹誹、幕府僚屬之揣度。
只率銳旅,逐馬河西,飲馬昆侖,將羌胡之塵蕩盡于塞北。
屆時劍指蔥嶺,勒石天山,讓漢家旌旗重拂于西域諸部。
誠然,年輕時的曹操亦有心成為大漢的忠臣赤子。
討董卓,伐李傕,斬郭汜,救陛下于危難之中。
他曾腦補過,見陛下之時,陛下或執其手,泫然囑道:“曹公為朕定此天下,朕當與公剖符分圭,共保漢祚萬年!”
有此一言,足令天下覬覦神器者,皆斂其狼子野心,不敢復對孤有非分之舉。
而后,陛下坐鎮朝中,為孤摒斥宵小,澄清朝綱,安輯黎元。
孤則為陛下南征北伐,攘外安內,效霍衛之志。
君臣一心,同契千秋,何其美哉?
然而……這世界上真會有那樣的君臣嗎?
曹操又是喟然一嘆。
恍惚間,又回想起當年,救得漢帝那日。
當時,漢帝奔逃洛陽,可洛陽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墻壁間,可謂狼狽至極。
大臣們數日未得進食,糧荒嚴重到“群僚饑乏,尚書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饑死墻壁間”。
曹操來了,他帶著糧食,兵馬和一顆熾熱的匡扶漢室之心。
他命人給陛下和百官分發了糧食。
而后,領屬官抱拳叩于漢帝階前,一片赤誠見于辭色:“有臣在,斷不使陛下再歷饑寒,百官復蒙草野之塵!”
他以為,陛下會放下懷中的食器,堅毅的站起身,面對著漢室舊臣朗聲言道:“朕有曹公,必復振漢綱,重光舊物!”
然而,那時的漢帝,卻未能釋食器,肩膀縮微,竟惴惴側目于側畔那些狼狽之臣。
終于,在董承的眼神示意下,漢帝恍若初醒,對曹操道:“曹公忠勇,朕心甚慰。今洛陽殘破,諸事暫托曹公調度,重建都城,庶使朝堂復歸常軌。”
也就是說,暫時由我主持大局,重建被董卓毀掉的洛陽城,好讓朝堂恢復運轉。
那然后呢?
我又將以何自處?
曹操怔然。
明明是孤,救陛下于倒懸之際;
明明是孤,引銳士破追騎,護陛下履刀光劍影而歸;
明明是孤,于洛陽頹垣斷壁間,為這傾頹漢祚支起半壁乾坤。
可為何陛下……
仍要瞻顧那群無能之臣的眼色?
……或許,在陛下看來。
孤做的再多,也不如那些陪伴他走過艱難時世的所謂漢臣吧。
不僅是漢臣,還是岳丈。
的確要比我曹操親近多了。
可陛下你您別忘了,董承那些人,他們也曾是董卓的部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