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諸葛亮注意到他腰間的衣帶。
“你這腰帶,甚是華麗,可否與本帥一觀?”
聞聽此言,那人臉色驟變,慌忙道:
“官爺……可是想要些孝敬?小的行囊中尚有金銀百兩、錦緞數匹,盡可獻上,此衣帶乃家妻所制,不可予人也……”
“我非討要,何必如此!既不允觀,不可強求!”
那漢商擔心諸葛亮續有后手。
遂將衣帶卸下,交給諸葛亮。
潛含意思是,你檢查過我的衣帶,也就不要再為難我了。
諸葛亮接過衣帶,捧在手中,并未檢查。
他卻話鋒一轉,沉聲道:“這衣帶之中,怕是藏著通傳長安的密信。”
那人笑了:“官爺……真會說笑話。”
諸葛亮微微頷首,目光沉靜地看向對方,緩聲問道:“你可知我是誰?”
“小的眼拙,實在認不出先生。”
那人語氣帶著幾分恭敬的茫然。
諸葛亮唇邊漾開一抹淺淡的笑意,從容道:“我便是諸葛亮。”
“原……原來是諸葛公!”
那人聞言忙不迭拱手作揖,連聲道,“久聞公之盛名,如雷貫耳,方才失敬,還望恕罪!”
“所以,你騙不了我。”
“小的哪敢誆騙諸葛公……”
“既如此,亮有一事想請。”
“諸葛公之言無妨!”
“先生若得去長安,告訴鐘繇,就說……曹丞相尚在人世,讓他屯兵陳倉。誘我軍至,好使曹公得入涼州之境,回歸中原。”
漢商惶恐:“小的……哪認識鐘大人……”
“呵呵,這個忙……先生能幫就幫,幫不了就算了。”
說罷,又將手中衣帶完好的放回那漢商手中。
而后,責令馬鐵向漢商道歉,賠以銀錢馬匹,既撫此節之驚,又做幫忙之禮。
馬鐵無奈,還是奉令給人家道了歉。
回頭,不解問諸葛亮:“那人分明有問題,何必放之?”
諸葛亮笑了笑:“是啊,他分明有問題,所以他的話并不可信!”
“既不可信,何故放離?”
“因為……”
諸葛亮回望長安的方向,淡淡的說道:“因為鐘繇也會如此想。”
馬鐵還在思索,諸葛亮又下一道命令:“在河西之地放出謠言,就說曹操尚在人世,已入涼州。”
“軍師,咱這哪是謠言,分明是替人家辟謠么?”
“真真假假,亦真亦假。”
諸葛亮搖著羽扇,呵呵的笑了笑:“經我手之玉帶,縱真藏孟德手書,鐘繇亦斷不會信。因為,沒人比他更懂得如何模仿他人的筆跡。”
……
于是,曹操活命的消息在涼州之地傳開。
甚至有不少人說自己親眼見過曹操。
只是,眾說紛紜,難以統一。
有人說曹操高大威猛,有人說曹操英俊瀟灑,有人說曹操面皮白凈,頜下無須,也有人說曹操長髯及胸,飄然瀟灑。
有時候,當與真話相差無幾的謠言橫行于世。
便有真話,也難為人所信了。
鐘繇接到了曹操的信,亦聞那漢商所言,第一反應竟是諸葛亮假借曹公尚在,乃欲圖我長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