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安頓馬良后,乃與眾謀士商議往武關集結之事。
而此時,黃忠與嚴顏亦于帳中得見馬良。
黃忠謂嚴顏道:“看見沒有,這就是咱們五弟。”
嚴顏愕然道:“怎如此年輕??”
“不年輕了,都二十多了,再過幾年都三十了。”
“那也比我等年歲輕了太多,怎能相拜結義?”
“結義結的是義氣,又非年歲?你看看你,又老頑固了不是?”
“你……這人家能愿意嗎?”
“他沒說不愿意啊!”
“這……”嚴顏無語,想了想,乃說道:“一會你去和五弟說,我是沒臉開口。”
“好好好,我去與他說。”
待與劉備開完了會,馬良走出帳外,得見黃忠和嚴顏,遂拱手一禮:“學生見過黃老將軍!”
“看看,季常五弟,禮數何其周備耶?”
馬良糾正道:“黃老將軍此言差矣,良兄弟五人排行老四,五弟乃馬謖馬幼常,非吾也。對了,這位老將軍是……”
“這是你四哥啊!”
“四……四哥?”一對雪白的眉毛擰成一團。
黃忠遂把江東結拜之事,告知于馬良。
便見馬良滿臉愕然的聽完,嘴巴半張著,久久不發一言。
“怎么了五弟?”
“何……何以將我拜了進去?”
“自古真兄弟,向來有福同享,肝膽相照,兄既結拜,豈能漏下賢弟?”
“這……你我年齡差別何其大也?”
“那又如何?昔有廉頗、藺相如,年齒相懸卻為刎頸之交;今你我以義氣相投,何懼年歲之差?難道非要同庚同歲,方算得兄弟么?”
黃忠一番話,說得倒在情在理。
馬良搖頭苦笑,只感命運無常,時常捉弄。
不過話又說回來,馬良縱然無語,也沒太當真,只當陪老年人尋尋樂子。
問明緣由,當即拱手拜道:“馬良見過大哥,四哥。”
黃忠嚴顏一起近身相扶:“都是自家兄弟,五弟無需多禮。”
……
劉備整軍過后,乃定兵分二路取武關之策:一路由己親率,督陳到沙摩柯等為左右翼,自上庸沿漢水北岸西進,經錫縣、商南直撲武關南關,沿途掃清曹魏戍卒,直會夏侯惇主力大軍。
另一路大家都猜測會以黃忠為主將。
但劉備深慮之下,卻選擇了劉封。
在劉備看來,曾經的劉封雖然有其性格上的缺陷。
但今生所見,已如關張一般,確已改過為新。
而一旦拋棄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這還是一個忠心無比,驍勇善戰的好孩子。
這樣的劉封,才是留給阿斗的堅實臂膀與宗室屏障。
于是,他命劉封為偏師主將,馬良為其軍師,傅肜、馮習為其副將,自上庸南出房陵,循武當山北麓繞至武關西關,斷敵糧道并阻孟達援兵。
二路約定于武關城下匯合,以共破此關。
而就在此時,一個消息從北方傳來。
言諸葛亮雄踞涼州,覬覦長安,名曰還復舊都,實則欲擁兵自重,窺伺神器而圖篡逆。
劉備聞此言語,第一念便是叱罵那稟報之人,怒斥其何以傳此虛妄之言。
然細思之下,又覺此事恐非表面那般簡單,遂強按怒火,耐下性子以深思熟慮。
說孔明要自立?
那一刻,劉備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