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天,陳國泰都把時間用在了巡視公司工業實體上面,掌握了所有情況。
總的來說,所有生產實體的狀況都十分良好。
其中特區那邊的鳳凰鋼鐵廠第一期工程已經順利投產,雖然只是大量產出建筑用的粗鋼,卻還是讓陳國泰感到高興。
產出的所有粗鋼都不用返港,全都就地銷往國內。
而且還供不應求。
‘鹽池港’也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并投入了運作。萬噸巨輪已經開始為鋼鐵廠和化工廠運進原料并輸出產品。
巡視完了從事生產的實體工廠,陳國泰將注意力轉回了公司內部。
10號這天,陳國泰沒有去工業區,而是回到了總部辦公室。
他首先召喚了金融部部長馬克森前來
“馬克森,說說你金融們近況吧。”
招呼馬克森坐下之后,陳國泰神情淡淡地說道。
“好的陳生。由于公司董事會指示的市場趨向一直都沒怎么變化,我們金融部的收益率一直都很穩定,平均收益率水平一直都在8%以上。”
馬克森眼里閃過一絲得意之情,緊接著又用謙遜語氣說道。
一般說來,在金融市場里負責具體操作的操盤手,能夠長期穩定獲得百分之三四的周盈利,就已經稱得上‘優秀’。
馬克森統領公司60個操盤手,能穩定取得8%以上的成績,他當然感到得意。
不過馬克森也不敢飄。
他知道這樣的成績是市場發展趨勢單方面透明的結果,主要還是依賴于‘公司董事會’提供的精準‘預測情報’。
與他的領導沒有太大的關系。
聽了馬克森的匯報,陳國泰淡定地點了點頭。
現在公司已經將每個操盤手的操作資金放大了一倍,每個人可以控制400萬港幣。
60個操盤手控制的總資金為2.4億港幣。
金融部就是以這些資金進行日常操作。
所有操盤手的平均周盈利率達到8%,就意味著著金融部每個月都可以為公司創利至少7千萬港幣。
七千萬港幣的凈利潤放在其它很多大公司眼里,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值。
然而在盤子飛速擴張,已經快要達到300億美元(每個月純利40億美元以上)的鳳凰國際集團各部門當中,金融部的收益成績其實并不怎么亮眼。
不過陳國泰對此倒也不以為意。
公司金融部存在的意義并不是為了一直在金融市場上撈取巨量利益,而是要讓他們在關鍵時刻打大仗惡仗。
比如兩年前大熊國入侵阿富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比如4年后的‘廣場協議’,再比如6年后的全球股災......
只要不進行天量收割市場的特大行動,平時隨便他們玩。
“我知道了。你們繼續保持......市場趨向反轉之前,公司會提醒你。你下去吧。”
陳國泰微微點了點頭,揮手讓馬克龍離開。
“......陳生,我們集體研究出了一點新的市場動向......”
馬克龍沒有立即轉身,而是猶豫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