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它們很像寵物“龍貓”,但它們的耳朵比起龍貓還是略小了一些,毛色也沒有龍貓那么豐富,行為舉止更是不如龍貓安靜穩定。
陳舟覺得這種老鼠可能是龍貓的某種祖先或是野外遠親。
只不過現在龍貓還沒有成為寵物界的貴族,在人類精心搭建的籠舍中過著衣食無憂的好日子。
野外生活危險重重,作為戰五渣,它們不僅要應對常規意義上的天敵,還要防止被某個居心不良的恐怖直立猿捉去當試毒員。
為了抓到這群狡猾的小東西,陳舟準備了三個鏤空的木盒子,它們可以堵住洞口,第一時間困住老鼠。
還有一大桶涼水,灌進鼠洞后會使老鼠誤以為外面發洪水,急于逃命的情況下,它們就會迅速離開洞穴,一頭鉆進木盒。
除木盒和涼水外,陳舟還要帶上木鍬與鎬頭。
嚙齒類動物的洞穴通常有多個出入口,只堵住一個洞口沒用,必須把其它幾個洞口封住,才能保證它們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
不過堵洞口需要捕鼠者對老鼠地下洞穴的結構有一定程度了解。
不然堵了東邊忘了西邊,或者堵住的洞口源自兩個不同的洞穴也是無用功。
至于鎬頭,則是最后的保險。
在灌水封堵失敗后,可以拿起鎬頭暴力挖掘,直接刨到鼠洞的底部,從而抓住老鼠。
這種手段看起來簡單有用,應用起來失敗率卻奇高無比。
陳舟從小到大起碼刨了七八十次老鼠洞,一次都沒成功過。
大多數情況下,挖掘只是一種對失敗的發泄方式,并不能作為后手使用。
灌好一桶涼水,挑起扁擔,往另一個木桶里放上小木盒、木杯和鎬頭鏟子,招呼臥在洞口休息的來福,陳舟往陽坡走去。
清早,山向陽面已經灑上陽光,暖意漸濃。
背陰處仍籠罩在陰影中,伴著向下的腳步,帶起微風吹在身上,反而使人涼颼颼地,有些冷意。
來福歡快地在陳舟前面奔跑,不時停在原地,扭頭回顧,吠叫兩聲,像是在說“主人你快走”。
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它就會猛地一躍,抻著尾巴發瘋似的往前狂奔。
跑得不見影兒也不必找尋呼喚它,用不了多久,它就屁顛屁顛地跑回來了。
扁擔兩頭重量不均,陳舟必須要壓住后面裝工具的空木桶,省得水桶磕到地上。
路途不算遠,自進入陽坡,地勢平緩許多。
沿著葉梢發黃的草地向前,一片白色碎巖出現在視線中,再往下就是連綿樹林了,這里便是老鼠們的大本營。
放下扁擔,在碎巖堆周圍耐心尋找,很快就能發現一些手臂粗細的洞穴。
洞口的沙土被踩得分外柔軟,若不是被風吹動,可能還會看到老鼠的腳印。
陳舟還是頭一次同這種老鼠打交道,憑著在老家草地上灌鼠洞的經驗,他試著尋找了四個洞口,堵住其中三個。
然后他將水桶拎到最后一個洞口旁,一手拿木盒,另一手拿充當水舀子的木杯,開始順著洞口往里灌水。
沙土吸水性強,灌水必須快,同時保證水量大,涓涓細流很快就會被土壤吸收。
連舀四大杯水,一點不漏地倒進了洞口。
聽著水咕嚕咕嚕往下流,陳舟連忙趴在地上,用一側耳朵貼住洞壁,判斷著洞內老鼠的反應。
手也沒閑著,將木盒敞開,開著口放在洞旁邊。
這也是一個灌老鼠的小技巧。
如果老鼠從下面看不到光,它就知道洞口有危險,不再往前走,只有洞口透光,它才敢往外跑。
把握它們的動向,在它們往外沖的時候移過木盒蓋住洞口。
動作精準、反應迅速,必須要做到這兩點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