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做事說一不二,對首領的話言聽計從。
這要是背不下來,挨上星期日的三十鞭,那不死也得丟半條命。
用眼神互相交流了一下,幾人都能從同伴的目光中獲取到相同的信息——
“還能怎么樣?背唄!”
……
一個多小時后,施工全流程講解總算步入了尾聲。
陳舟不知道此番“鞏固記憶”能有多大效果,他只知道自己已經盡力了。
讓拿著文件的幾名土著返回房屋,將文件放在家中,他開始督促其他土著盡快穿上工作服。
與鋼筋水泥接觸,可不能總是袒露胸膛,哪怕現在天氣炎熱,也得穿上厚實耐磨的衣服,戴上手套。
沒有安全帽,這段時間陳舟指導土著們編了一批“藤頭盔”。
這玩意對頭部的保護作用的確遠不及安全帽,但戴在頭上多少也能起到一些保護作用,至少能保證土著們干活的時候不會被磚頭砸死。
而且,有頂帽子,再不濟也能擋擋太陽不是嗎?
……
選定的建廠地點,干燥而發黃的地面上早早就砸下了用于確認范圍的長釘,釘與釘之間連著長繩。
在長繩之外,還用炭粉灑出了一道道筆直的輔助線。
土著們拎著鐵鍬鎬頭趕到現場時,陳舟已經等他們有一會兒了。
……
自1月11日下午開始,土著們的生活正式進入了“模擬土木老哥”階段。
劃定好的基坑中,處處揮灑下他們的汗珠。
時間一天天過去,隨著一方方堅土,一塊塊頑石被挖出,基坑變得越來越深,越來越寬闊。
在陳舟的監督下,土著們工作時并未出任何紕漏。
更令他欣喜的是,選定的這塊土地地質條件非常不錯,土壤很緊實,其中摻雜著大量小塊砂石,且體積巨大難以挖掘的石塊極少。
整個基坑挖掘和地基處理的過程堪稱一帆風順。
盡管如此,待基坑挖掘完,也過去了整整一個月,島嶼的雨季又要開始了。
……
擔心進入二月中旬,島上的強降水積蓄在基坑內,使地基松動。
陳舟準備趁雨季未至,先找些木板將地基表面覆蓋起來。
同時他還得讓土著在地基內增添幾條引流槽,使積水流向集水坑,待雨季過后再將其排出。
除此之外,陳舟又提前篩出了一批小石子。
如果地基表面鋪的防水板沒有發揮作用,使基槽泡了水,影響了地基承載力的話,他就將這些石子鋪在地基內部,以增強地面硬度。
當然,這些都是權衡之策。
一旦地基真受到了嚴重影響,無法挽救,他就只能壯士斷腕,放棄這一個月的勞動成果,找個新地方另起爐灶了。
多花費一個月時間,總比住在危房里,提心吊膽二十多年好。
……
2月17日,一場暴雨如期而至,拉開了長達兩個月的雨季的序幕。
在這傾盆大雨降臨前兩日,陳舟和土著們堪堪完成了基槽的防水工作,用木板,白泥和樹枝將整個基槽完全封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