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未必代表凜冬的來到,惟有一日低過一日的溫度昭示著這一年不尋常的嚴寒。
白哈爾山真如名稱中那個“白”字一般,被雪層遮蓋,變了顏色。
往常那些高大的樹木染遍山嶺的蒼翠枝葉,也成了白雪之間的點綴。
……
這樣的天氣使得外出的風險陡然升高,誰都不知道明日暴風雪會不會降臨,所以能做的只有竭盡全力儲備燃料和食物。
不過與從前不同,自打這次陳舟回來后,保爾的生活多了幾分樂趣——
陳舟帶回來一個新的同伴。
儘管保爾不知道陳舟是怎么繞過挑戰規則限制的,更不知道陳舟從哪里找來這個人,又是如何說服他,但出於對同伴的信任和尊重,他還是禮貌地向這個叫畢楷的人表達了友好。
可惜的是,這個人不懂得俄語,說的漢語聽起來又跟陳舟的漢語完全不同。
他來到庇護所已經有好幾天,保爾還是只能用手勢比劃著名跟他溝通,靠說話根本交流不明白。
……
在這個寒冷且原始的世界,任何一名有智慧的人類都是寶貴的資源。
畢楷的到來不僅給保爾和陳舟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樂趣,還帶來了鹿群以及被鹿馱著一起送達的大量巖鹽。
由於這些巖鹽的數量實在太多,陳舟和保爾此前預留的儲藏空間甚至完全不足以容納它們,便只能將巖鹽整齊壘砌起來,摞在了室外。
至於室內空間,因為多了一個人,兩張床鋪不夠用,就又臨時加了一張,無疑使本就逼仄的空間更顯狹窄。
受此影響,擴大庇護所或是重新為畢楷蓋起一間屋子,亦或是尋找一處合適的山洞,全都提上了日程。
出發之前,陳舟交代保爾砍伐木柴時要留心尋找樹洞或山洞中冬眠的動物。
這原本是為了儲備糧和脂肪做的規劃,不想無心插柳柳成蔭,還真讓保爾找到了幾個山洞。
山洞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共有五個,其中兩個過淺,一眼就能望到頭,一個過窄,只能勉強容納半個人進入。
剩下的兩個,一個位於山腰下,距離庇護所大約3公里,洞口斜向下,保爾從上面往下望了一眼,感覺至少有5深,且洞壁光滑陡峭,擔心下去以后遇到猛獸一時之間上不來,他便沒有嘗試深入其中。
另一個山洞則位於山腳一隅,洞口異常巨大,直徑大約有68米,越往里越狹窄。
保爾試探著朝洞內走了一段距離,途中發現了些許被野獸撕咬過的尸骨,還有一些早已乾燥的食肉動物的糞便,但沒找到疑似冬眠動物的毛髮。
遵從陳舟的叮囑,他沒敢往里走太深,記住位置后便撤了出來。
……
保爾對這個山頭的探索給陳舟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現在團體中另兩人都唯他馬首是瞻,到底該擴建房屋還是搬家,全都要他拿主意。
眼見山腰上的風越來越大,氣溫也一天冷過一天,而山上的土壤因過於寒冷都凍得和石頭一樣堅硬,很難挖得動。
擴建房屋肯定來不及,重新蓋一間庇護所更是無稽之談,陳舟果斷選擇利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過在搬家之前,他得先做一番探查,起碼也得把洞里的“原住民”“請”出來,然后才好住進去。
人與人之間自然是能融洽相處的,期間要是有動物摻和,氣氛可能就不那么愉快了。
聽保爾介紹,陳舟最感興趣的是山腰上的小山洞——
斜向下的洞口足夠隱蔽,而且可以在洞口增設木質擋板,防止風雪灌入其中。
大小正合適的洞口不容易導致洞內熱量流失,同時還可以沿著傾斜的坡道搭建煙道,排放在洞內燃燒時產生的煙氣。
當然,這個山洞也有不便,那就是採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