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景不長,當九月試圖加快速度時,又接連折斷了幾株秧苗。看著手中殘損的秧苗,她急得眼眶發紅。大姨卻笑著遞來一片寬大的芋頭葉,\"擦擦汗,這活急不得。你看這些秧苗,就像襁褓里的娃娃,得輕拿輕放。\"說著,大姨示范起\"三指捏提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夾住秧苗根部,手腕微微發力,動作優雅得像在彈奏古箏。
田埂上,扎秧苗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大嫂將稻草搓成細繩,動作快得像翻飛的蝴蝶。\"把秧苗分成小把,每把約莫三十株。\"她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捆的時候要松緊適中,太緊會勒壞苗,太松又容易散開。\"九月學著她的樣子,手指被稻草勒得發紅,卻渾然不覺。每捆好一把秧苗,她都要仔細檢查,確保每株秧苗的根部都被泥土牢牢包裹。
正午時分,太陽像火球般高懸,秧田蒸騰起陣陣熱浪。九月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貼在皮膚上的衣衫被曬得發燙。泥漿順著褲腿往下淌,小腿被稻葉劃出道道紅痕,又癢又疼。大
姨從背簍里掏出用荷葉包著的涼粽,粽葉的清香混著糯米的甜香,驅散了幾分暑氣。\"喝點鹽汽水。\"大嫂遞來一個玻璃瓶,氣泡\"呲\"地冒出來,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
短暫的休息后,九月又回到秧田。這次她更加專注,眼睛緊緊盯著秧苗根部,雙手配合著輕輕搖晃、提拉。漸漸地,她找到了節奏,拔秧苗的速度越來越快,質量也越來越好。當她拔完第十排秧苗時,突然發現自己的手掌已經布滿了細小的傷口,那是被秧苗根部的細毛和泥土磨出來的。
\"歇會兒吧。\"大姨不知何時來到她身邊,手里拿著一捆新鮮的艾草,\"用這個擦擦手,能止癢。\"九月看著大姨被水泡得發白的手掌,上面布滿了深淺不一的裂口,突然鼻子一酸。這些年,大姨就是用這樣的雙手,養育了兒女,守護著這片土地。
夕陽西下時,田埂上已經堆起了整整齊齊的秧苗捆。九月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中涌起一股從未有過的成就感。那些被她折斷的秧苗、磨破的手掌、流不盡的汗水,此刻都化作了成長的勛章。她終于明白,每一株秧苗的背后,都藏著農人的智慧與堅持。
天還未破曉,院子里的大公雞剛發出第一聲啼鳴,大姨和大嫂就已經在堂屋里忙碌開了。煤油燈昏黃的光暈下,大姨將磨得鋒利的秧苗鉗、麻繩仔細塞進竹簍,又往搪瓷缸里灌滿涼茶,\"這日頭毒,得多備些水。\"大嫂把昨夜捆好的秧苗抱出來,嫩綠的葉片上還凝著晶瑩的露珠,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她們輕手輕腳地穿過沉睡的村莊,遠處的秧田在薄霧中若隱若現。老拱橋的石板還帶著夜露的涼意,橋下的溪水潺潺流淌,倒映著天邊泛起的魚肚白。大姨的碎花頭巾在晨風中輕輕飄動,大嫂背著沉甸甸的秧苗,腳步卻依然輕快。
\"今兒個可得趕在日頭毒辣前多插些。\"大姨說著,加快了腳步。東方的天空漸漸染上胭脂色,第一縷陽光灑在她們身上時,兩人已經下到水田,動作嫻熟地開始布置秧苗,為新一天的勞作拉開了序幕。
插秧的水田像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將天光云影都揉碎在粼粼波光里。晨光初現時,村里的婦女們便陸續下田,她們的碎花頭巾在陽光下格外鮮艷,紅的似火,藍的如霞,遠遠望去,宛如點綴在綠綢上的絢麗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