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早上七點半開館,晚上十點閉館,自習室會多留一小時。”九月推開斑駁的實木門,老式銅把手還帶著余溫,頭頂的吊扇立刻發出熟悉的嗡鳴聲。前廳墻面上掛著褪色的借閱須知,旁邊公告欄貼滿四六級講座海報,“記得帶好校園卡,借書還書都得找管理員登記。”
順著樓梯往上走,每級臺階都泛著被歲月磨亮的光澤。“一樓是社科區,”九月側身避開橫梁,“歷史、哲學、經濟類書籍都在這兒。最里面的木柜鎖著珍貴典籍,管理員趙老師每天要擦三遍玻璃。”二樓飄來舊書特有的霉味,泛黃的書架間擠滿外國文學譯本,“日語原版書在東南角,不過得小心李老師,她最討厭有人折書頁,上次有個男生用面包袋當書簽,被念叨了半學期。”
三樓的風扇轉得飛快,吹得窗臺上的綠蘿葉子沙沙響。“語言學習專區到了!”九月指著整面墻的鐵皮書架,“四六級真題、小語種教材都在這兒。窗邊的長桌是英語角固定場地,周老師每周三下午會來檢查——千萬別在桌上刻字,他能對著劃痕盯半天。”
自習室的木窗大開著,穿堂風裹著桂花香涌進來。夕陽把老式吊燈的影子投在水泥地上,形成交錯的格子。“這兒是全校區最搶手的地方,”九月掀開被風吹起的窗簾,“每天六點就有人來排隊。管理員陳老師每天傍晚都會來巡場,要是發現有人打瞌睡,就會輕輕敲敲桌子提醒。”她突然笑起來:“不過陳老師人特別好,去年冬天我感冒咳嗽,他悄悄給我端來一杯胖大海。”
暮色漸濃時,新生們圍在二樓柜臺前看管理員登記借書。老花鏡滑到鼻尖的王老師正仔細核對書目,鋼筆尖在牛皮紙登記簿上沙沙作響。“要是找不到書,盡管問穿藍布圍裙的老師,他們閉著眼都能說出每本書的位置。”她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忽然想起一年前自己也是這樣,攥著書單站在柜臺前,被管理員老師的耐心講解暖到心里。
\"學姐,你人真好。\"一個新生感慨地說,\"要是沒有你,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沒關系,我也是從你們這個時候過來的。\"九月笑著說,\"我們學院有個傳統,每個新生都會收到一本學長學姐編寫的《外語生存指南》,里面有選課攻略、外教喜好,還有很多實用的學習技巧。\"
回到宿舍時,已經快九點了。九月癱倒在床上,渾身酸痛,但心里卻充滿了滿足感。這一天,她接待了二十多位新生,為他們解答疑惑,幫助他們開啟了大學生活的第一頁。
躺在床上,九月回想起一年前自己剛入學時的情景。那時的她,也是在學長學姐的幫助下,一點點熟悉這個陌生的校園。如今,她也成了那個幫助新生的人,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傳遞溫暖。
\"原來成長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地發生。\"九月輕聲說,望著窗外的月光,嘴角露出微笑。她知道,今天的經歷會成為她大學生活中難忘的回憶,也希望自己的幫助,能讓這些新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在語言的世界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夜深了,校園漸漸安靜下來。九月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白天那些新生們恍然大悟的表情、真誠的道謝,還有用不同語言說出的\"再見\"。她知道,明天又將是新的一天,還有更多的新生需要她的幫助。而她,也將繼續以熱情和專業,迎接每一個懷揣夢想的新同學,就像當初學長學姐們對她那樣。
這就是九月的一天,平凡卻又意義非凡的一天。在這個九月的日子里,她不僅幫助了新生,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成長與感動。她知道,這份溫暖與善意,會在外國語學院不斷傳遞下去,成為每一屆學子最美好的回憶。
窗外,月光如水,灑在寧靜的校園里。九月帶著滿足的笑容,漸漸進入了夢鄉。明天,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日子,而她與語言、與傳承的故事,還將繼續書寫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