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又繼續說:“當今朝堂風氣敗壞,法紀廢弛,高層多有尸位素餐之人!
哪怕是最頂級的官員,也有違法亂紀而不自覺者!”
聽到這里,院中的士子齊齊嘩然,旁邊看熱鬧的劉教諭臉色大變!
白榆正要接著往下講,就看到大部分士子毫不猶豫的轉身就走,一點拖泥帶水都沒有。
而且走的速度很快,眨眼間就出了院門,消失不見了。
白榆迷惑不已,大明的讀書人不至于如此怕事吧?
不是說讀書人最喜歡針砭時弊嗎?不是說群情憤激的士子聚集起來,連大員的轎子都敢掀了么?
白榆又看向旁邊劉教諭,“這什么情況?”
劉教諭顫抖著說:“你我素來無冤無仇,我也不曾得罪過你,你為什么害我!”
白榆更迷惑了,斥道:“別血口噴人!誰害你了?”
劉教諭驚恐的說:“你剛才說什么朝堂風氣敗壞,又說什么高官尸位素餐,難道不是直指嚴首輔和嚴黨?
你想標新立異,你想出風頭刷聲望,你不要命,都可以!但你不要連累無辜的其他人!”
白榆:“......”
看看,什么叫口碑?才說幾個負面詞,別人就自動代入嚴嵩和嚴黨,這就叫口碑。
說明嚴嵩父子和嚴黨的名聲,已經爛的無以復加了。
另一方面,眾人如此害怕,也說明了嚴嵩父子的狠辣。
別的首輔被人批評了,可能就是一笑了之,或者把人貶官流放,一般沒有性命之憂,這就是大部分遵循的政治底線。
但嚴嵩父子不同,是真會把人弄死,不弄死也是往死里弄。
反過來又導致,嚴嵩父子口碑越來越爛,就像是形成了惡性循環。
想到這里,白榆忽然發現,被這些人誤會沒什么,但要被嚴黨誤會就鬧心了!
他連忙對著院門外大喊:“同學們不要誤會!我要批判的是左都御史周延,你們千萬不要聯想到別人!”
白榆的隨從們也紛紛沖了出去,把走掉的人都追回來。
不多時,又陸陸續續的回來了一些人。
白榆竭力的向眾人解釋,自己所要指責的不是嚴嵩和嚴黨,真的是另有其人。
“我們的周總憲以老病為借口,連續四十三天不上衙,卻又不肯辭官!
這難道不是尸位素餐、敗壞風紀嗎?尤其可恥的是,他自己還是風憲官之首!
所以他的問題很惡劣,第一,左都御史帶頭不遵守綱紀,何以糾察別人?
第二,如果老病到無法正常理事,卻又不肯辭官,這說明貪戀權位,這樣的人何以為風憲官之首?”
劉教諭松了口氣,原來白同學確實沒想諷喻嚴首輔,自己這小命保住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