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次日,白榆今天是睡不成懶覺了,一大早就要爬起來,趕往錦衣衛總衙。
清晨走在路上,久違的打工社畜感覺迎面而來,讓白榆有點應激。
同時白榆不禁陷入了深思,早年間那些京城官場前輩們,每日天不亮就要出門上朝,還有一上幾十年的,到底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到了錦衣衛總衙,就能看到一群群武官,個個胸前描虎畫彪的,有獅子大蟒的也不在少數。
白榆跟別人也不熟,就找到錢指揮,然后和其他坐探巡捕營系統的武官站在一起。
白榆簡單數了數,到場的武官總共約有二百來名,正堂里站不下這么多人,所以就聚集在正堂前的院中。
二百來人這個數量,說多好像不算多,但要說少也真不少。
白榆聽經歷司的史經歷說過,當今錦衣衛武官(正六品百戶以上)數量是一千多人。
今天來衙參的都是實職武官,也就是說,錦衣衛一千多武官里也就這二百來人有實職。
剩下的都是所謂的“寄祿官”,輪不到實職,只能掛著千戶百戶之類官銜領取俸祿,這種多是賞賜給大臣子弟恩蔭的官銜。
比如令尊是個尚書,退休后可以安排你恩蔭為世襲千戶或者百戶,保證代代吃皇糧,以彰示朝廷恩德。
又因為錦衣衛政治地位高,比較有排面,在各衛中最為尊榮,所以那些恩蔭官都喜歡掛在錦衣衛。
這就導致錦衣衛籍武官數目一直在膨脹,當今這一千多名還是經過裁撤的結果,但肯定沒那么多實職。
跟一千多總量比起來,今天到場的二百來人真不算多,看比例就知道想爭個實職有多難。
但是與其他各軍衛比起來,二百來名實職武官已經是非常多了。
正常一個衛的編制,指揮級別的大致有幾名,千戶副千戶級別的十來人,百戶級別的五十來人。
哪能像錦衣衛這樣,開個實職武官全體會都能到場二百來人,平均品級也偏高。
其中指揮級別二十多個,千戶副千戶級別五六十個,剩下都是百戶。
由此可見錦衣衛體系之龐大,職能之龐雜。
此時眾人議論紛紛,彼此交流了一番,但都沒什么頭緒。
忽然幾通鼓聲響起,太保兼少傅、后軍都督府左都督、錦衣衛掌衛事指揮使陸炳到場升堂。
所有在場錦衣衛武官一起向緹帥行禮,然后就等著緹帥揭開謎底了。
面對屬下們的疑惑,陸炳沒有長篇大論的賣關子,直接宣布說:“下個月,浙直總督胡宗憲將進京獻俘......”
聽到這里,眾人仍然沒有解惑。
近幾年來,胡宗憲算是東南抗倭的總帥,確實取得不少戰績。
如今倭患漸漸減弱,可能快到收尾時候,胡宗憲進京展示功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隨即又聽到陸炳繼續說:“帝君昨日下旨,要舉行凱旋獻俘典禮!帝君要親自登城接受獻俘!”
宛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堂前眾人瞬間就沸騰了起來,齊齊發出了驚嘆聲音。
自從嘉靖皇帝移居西苑修仙,已經多少年沒有參加過包括朝會在內的典禮了?十五年?二十年?
甚至可以說,當今朝廷里大多數官員根本就沒見過皇帝,號稱天子親軍的錦衣衛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