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隆詢問馬成,馬成點頭道:“就安排在這處。”
他指著身旁新建成的院子,同時說道:“我讓李驥那廝帶人去領東西了,等會就能住進去。”
“嗯。”劉繼隆滿意點頭,隨后看向趙遷的家人,和善道:
“既然來了山丹,那便不必擔心其他事情。”
“過些日子我劃二百畝荒地給你們,倆小子也可以前去軍營讀書習武,日后再不濟也能做個直白。”
“若是有什么困難,可派人去軍營尋馬成、張昶、李驥、耿明四人,他們會幫忙的。”
面對劉繼隆的關心,趙遷的家人有些受寵若驚。
好在李驥他們回來的及時,緩解了空氣中的尷尬。
被褥、布匹、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生活所需都被帶入院內,不多時便有了家的氣息。
簡單寒暄幾句后,劉繼隆便起身走出了院子,畢竟趙遷一家人面對他太拘謹了,自己待太久也不好。
在他走出后,他便轉身詢問馬成、李驥二人:“焦大、王烈、毛忠他們三家的烈屬沒來嗎?”
“沒有。”馬成和李驥把頭搖得和撥浪鼓有得一拼。
劉繼隆聽后嘆了一口氣,卻也沒有強求。
他帶著幾人走街串巷,看到了其它十多戶烈屬入住這條新建成的街道,不免對馬成他們叮囑了許多。
雖說山丹沒有出現過什么案子,可當劉繼隆看到許多孤兒寡母的烈屬后,他還是擔心有人惡膽包天的欺負她們。
“這條街多派兩伙人巡哨,別讓走了的兄弟在下面難受。”
“折沖您放心,明天我親自搬到這里來,我看有誰敢犯事!”
李驥拍拍胸口保證,畢竟他是孤家寡人,搬家十分方便。
相比較之下,有父母妻兒的馬成就不行了。
想到這里,劉繼隆特意開口道:“我想了想,讓孩子們去軍營學習自然好,但畢竟太吵了。”
“這樣吧,在軍營不遠處挑一個院子改成學堂,每日派一名直白去教導這群孩子識字。”
劉繼隆說罷,目光一直盯著崔恕。
崔恕聞言連忙作揖:“折沖放心,辦這事用不了多久。”
“有你這句話就行。”劉繼隆笑著點頭,隨后又叮囑了一些事情。
例如學堂的膳食必須每日有肉,紙筆硯墨必須保證等等。
由于是山丹城內的烈屬孩童不算多,加上適齡的不過三十余人,開銷并不大,所以崔恕也沒有猶豫的答應了。
見他答應,劉繼隆便回禮讓他忙去了。
馬成和李驥倒是沒有事情,今日是軍營將士休息上課的日子,他們兩個沒什么事情可做,就跟跟屁蟲一樣的跟在劉繼隆身后。
帶著他們倆,劉繼隆先去看了造紙作坊,又去看了城外的牧群,末了前往開荒地觀看百姓開墾荒地。
在他的經營下,山丹已經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期。
哪怕劉繼隆什么都不做,崔恕他們按部就班的照做,幾年后山丹也能人口滋生、衣食不缺。
相比較他這里,距離他五百余里外的鄯州就情況不太妙了。
一個月前,尚鐸羅派出輕騎通知鄯州派挽馬牛車前往山丹拉糧。
經過半個月的緊趕慢趕,挽馬牛車終于抵達山丹,而劉繼隆先運出了兩萬石糧食供尚鐸羅運回鄯州。
隨著一個來回結束,時間也來到了六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