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語氣不容置疑,劉繼隆見狀則是起身作揖:“涼州糧食收割應在九月初十前后。”
“若是刺史率軍從張掖出征,最多八月十七就能兵抵番和。”
“即是如此,那末將當在八月十三率軍出龍首山!”
“不過在此之前,勞請刺史派人前往休屠澤、白亭海!”
聞言,張淮深還沒開口,李渭便知道了劉繼隆的想法:“你想聯合嗢末?”
隨著李渭開口,索勛與曹義謙面面相覷。
昔年吐蕃鼎盛時,各大豪族的將帥都有帶隨軍奴隸的習慣。
這些奴隸平時散處耕牧,戰時隨主人征戰,而這就是吐蕃動輒拉出二三十萬人作戰的原因。
只是隨著吐蕃內亂,大量奴隸開始逃離豪強控制,為了自保而聚眾一處,這便是嗢末的由來。
嗢末人游牧于河西、隴西、隴南等地,大小部落數十上百,其中實力稍強的便是涼州北部休屠澤、白亭海的嗢末部,有近萬帳人口,隨時能發動幾千上萬人南下劫掠涼州。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話雖然不存在于這個時代,但不代表李渭他們不懂。
“這倒是個好辦法。”索勛頷首道:
“休屠澤、白亭海的嗢末人聚眾近萬帳,能拉出幾千上萬輕騎入寇涼州,實力不容小覷。”
“你東略涼州之后,涼州吃了大虧,今年必定嚴防死守。”
“如此一來,這群嗢末人也就搶不到什么東西。”
“若是我們派人與他們聯手攻略涼州,他們即便不心動,也會趁火打劫,對涼州的牧群下手。”
不用劉繼隆解釋,索勛便把話說開了。
聞言,李渭主動起身道:“刺史,我愿意帶厚禮前往白亭海、休屠澤,說服嗢末出兵。”
“府庫中還有多少鐵料?”張淮深看向曹義謙。
“七百多斤。”
曹義謙說罷,張淮深便頷首道:“勞李別駕帶著這批鐵料前往白亭海。”
“不管事情成功與否,李別駕須得保住自身。”
張淮深畢竟沒有和嗢末人接觸過,因此他提醒著李渭注意安全。
李渭聞言作揖回禮,隨后目光看向劉繼隆。
劉繼隆見狀開口道:“不如派山丹左果毅李儀中率精騎一千護送李別駕,剛好也讓嗢末人看看我漢人的實力!”
“可!”張淮深用字簡短,隨后目光掃視眾人。
“既然沒有別的事情,你們就都去辦事吧,劉繼隆你留下。”
“是!”李渭三人先后離去,劉繼隆則是挪動位置來到左首位。
瞧著李渭等人離去,張淮深這才開口對劉繼隆道:
“你剛才說的那些都是紙上談兵,真到臨陣對敵的時候,事情恐怕不會如你所預料一般進行。”
“我且問你,你有幾成把握拿下番和,又有幾成把握守住?”
張淮深沒有詢問有幾成把握收割番和粟麥,因為在他看來,收割番和粟麥十分容易。
只要他們兩部大軍匯合,不等嘉麟、姑臧的援軍抵達番和,他們就能收割番和城外大半糧食。
如果只是從劫掠的角度來看,這次出兵是穩賺不賠的。
可劉繼隆剛才也說了,他要的是拿下番和。
既然目標變了,那所有的計劃就得都圍著拿下番和來進行。
張淮深沒有這個把握,所以他想知道劉繼隆有幾成把握。
“現在有五成……”劉繼隆沉聲道:
“拿下番和之后,我有十成把握能守住!”
“若是事不可為,我率精騎殿后。”
“好。”張淮深沒有繼續再問下去,而是起身注視他:“今日就在衙門好好休息一夜吧。”
“不了。”劉繼隆搖頭起身:“山丹那邊事情太多,我現在就得回去。”
聞言,張淮深頷首:“那便不留你了。”
“末將告退。”劉繼隆作揖退出正堂,在衙門領著幾十名精騎便踏上了返回山丹的道路。
如今山丹與張掖之間有五個驛站,所以只需一日就能抵達另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