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他們交給了我,那你呢……”
張淮深沉吟后開口,劉繼隆卻輕笑道:“我再培養一批就行。”
聞言,張淮深輕輕點頭,沒有拒絕劉繼隆的好意。
對此,劉繼隆也收回停留在他身上的目光,將目光放到了那些入學的學子身上。
數百名讀書人,還是陣沒將士的烈屬,如此干凈的家境,劉繼隆又如何不心動呢?
只是他很清楚,自己拿下涼州并進駐隴南,這一過程最少需要兩三年乃至三五年,并且無時無刻都在調轉任職所在地。
這樣顛沛流離的生活,如何能照顧好這些需要安定下來讀書的學子?
不如將他們交給張淮深,讓張氏在河西的話語權穩定下來,不必再那么依賴豪強氏族。
更何況將這批學子交給張淮深他們,也有助于提升自己在河西的話語權。
至于自己,等到了隴南之后,憑借著活字印刷術,他完全可以再培養數百上千名讀書人。
左右不過十年時間,以他的年紀來看,到時候也不過而立之年,足以憑借這上千讀書人應對即將到來的大勢。
治理一個人口萬余人的小縣,左右也不過需要二十幾名讀書人及百來名兵卒罷了。
上千名讀書人,不僅可以幫劉繼隆牢牢掌控隴南七州十五縣,還能幫助他擴大教書班子,培養更多的讀書人。
拿下隴南只是一個開始,順應大勢才是他要走的路。
這般想著,劉繼隆也收斂了心神,與張淮深撐著傘往衙門走去。
倒是在他們在前往衙門的時候,此時距山丹三十余里外的龍首山谷道內,一行人馬正在小心翼翼的沿著谷道往南邊行走。
細雨讓龍首山內的谷道不再安全,每走一段路都能發現落石和垮塌的山體。
不過十里路,這行人走了整整一個時辰才穿越大半。
不等他們繼續行走,谷道上空突然響起了刺耳的哨聲。
“嗶嗶——”
“吁!!”
聽聞哨聲,這一行十余人勒馬駐足,四下觀望起來。
不多時,馬蹄聲從南邊的谷道傳來。
不到半盞茶,十余名身著甲胄的精騎便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你們是哪家的人,來龍首山作甚!”
一名伙長策馬橫在兩方之間,質問著這十余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人馬。
聞言,隊伍中一人策馬出來,恭敬行了一禮:“僧人悟真,奉節度使令前往長安歸來!”
“僧人?”
“悟真?”
一時間,山丹軍的兵卒面面相覷,而伙長聞言也在短暫猶豫后擺手道:“你們先跟上來!”
“多謝!”悟真舒緩了一口氣,開始在山丹精騎的監督下,沿著谷道繼續行走。
不過半個時辰,他們便來到了谷道口的石堡處。
石堡的校尉聞言,當即派出輕騎去山丹傳信,確認悟真等人身份。
當輕騎抵達山丹時,卻已經是黃昏時分,天色陰沉的可怕。
腳步聲在內堂的長廊響起,不多時輕騎就被帶到了內堂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