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遺憾的將士們來到了東市附近的平康坊,尋找張議潭門楣的時候,向這十余名將士解釋道:
“這長安不比其他地方,除了張常侍的府邸我們可以走這烏頭門,其它的烏頭門最好避遠點,那些都是京城高官的門楣,觸了門楣,還得讓我去贖你們。”
“那我們去其它坊市要怎么去?”
將士們詢問著王景之,王景之也耐心解釋道:“走坊市的大門,京中三品以下的官員都要走坊門。”
“三品才能開門楣啊?!”聽到這話,將士們不免咋舌。
要知道即便是王景之,也不過是正六品的長史罷了。
“在這長安城,行事最好小心些,這地方丟個磚頭,興許都能砸個七品官。”
“好了,我們到了……”
王景之話音落下,眾人這才發現他們來到了一座烏頭門前。
烏頭門的門楣極高,門前插十二支長戟,以此彰顯地位。
王景之走上臺階叩響大門,不多時便有人將大門打開。
一個十余歲的少年人伸出頭來,在見到歸義軍的將士時十分迷糊,可在看清王景之面容后,立馬驚喜道:“王主薄?!”
“呵呵,常侍在嗎?”
見到熟悉的面孔,王景之笑容燦爛,而少年人立馬將兩扇門打開,邊行動邊說道:“常侍在正堂和高都虞品茶,您來的剛好。”
“這就好。”聽見張議潭在府中,王景之松了一口氣,隨后側過身子道:
“小孟明,安排弟兄們去休息,準備些飯食,我去與常侍報捷。”
“報捷?!”孟明聞言驚喜:“哪里大捷了?!”
“涼州、會州、蘭州三處大捷。”
王景之沒有遮掩,笑著告訴孟明,隨后示意他安置將士們,自己則走入了府內。
不多時,他便穿過院子與長廊,來到了府中正堂處,并隔著十余步,見到了正在品茶的張議潭和一名淺緋袍官員。
“常侍!”
王景之隔著老遠便作揖走來,而被熟悉聲音叫喚的張議潭也側過頭來,好奇聲音出處。
只是當他瞧見王景之后,他立馬站了起來。
“夫之,你怎么來了?!”
張議潭十分驚喜,畢竟距離王景之他們上次離去,還不到一年。
面對張議潭的詢問,王景之則是看了一眼淺緋袍官員,恭敬作揖。
張議潭反應過來,連忙解釋道:“這是右神策軍都虞侯高駢,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說出來。”
“高都虞……”王景之行禮作揖,高駢也回了一禮:“喚我表字千里便可。”
“是……”王景之倒是沒想到這長相端正的高駢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加上張議潭說不用回避,他立馬就知道了高駢的身份。
顯然,這是朝廷派來監視他們舉動的人。
想到這里,王景之便沒有藏著掖著,深吸一口氣后沉聲道:
“河隴大捷,涼州、會州、蘭州三州收復!”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