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鐸羅拔刀下令,率領著那一千吐蕃甲兵跟在隴西甲兵身后開始攻城。
“嗶嗶——”
“漢奴攻城了!”
“投降不殺!投降免死!”
“開城投降者分地五百畝!”
“先登者擢升三級!”
“殺……”
鹽井西城內外,示警聲、喊殺聲、招降聲絡繹不絕。
那些蹲在墻根,躲避隴西投石機的番兵,此刻紛紛沖向城頭馬道御敵。
“走水了!救火!”
“鐺鐺鐺——”
城內大火燃燒茅屋、木屋,火勢連成一片。
由于甲兵紛紛登上馬道守城,城內的火勢只能靠百姓自發解決。
熊熊大火給予了戰場廝殺的光亮,耿明率一千隴西甲兵先一步沖上城頭,搶占了馬道和城門樓,將千斤閘的絞盤轉動。
反應過來的番兵與隴西軍在登城的馬道上廝殺,甲胄的窸窣聲被喊殺聲蓋過。
“嘭!”
耿明手中金瓜錘砸在一名番兵臉頰上,臉頰瞬間紅腫發脹,皮膚滲出血來,幾顆粘連血肉黃牙飛落城下。
不等番兵栽倒,耿明再補一腳,一腳將他踹下馬道,砸在了不少舉弓仰射的番兵身上。
“小心流矢!”
耿明隆聲開口,而隴西軍已經在城墻兩邊結陣。
刀盾在前,長槍居中,弓弩居后。
面對不斷涌來的番兵,刀盾兵穩住陣腳,長槍兵揮槍突刺,弓弩手利用間隙朝敵軍面部射箭,亦或者壓制城內仰射的番軍。
當番兵栽倒,隴西軍的弩手立馬拔出鈍兵,將這些受傷的番兵刀劈斧鑿,或是砸死,或是沿著甲胄縫隙分尸,將他們推下馬道。
血液浸滿城墻根的泥土,喊殺聲還在繼續。
耿明率隴西軍擴大戰場,尚鐸羅指揮番兵緊隨其后,對那些尸體補刀。
偶爾有番兵逃跑,卻也影響不了隴西軍的軍陣。
很快,鹽井番兵被逼退擠下了馬道,西門城墻被隴西軍搶占。
尚鐸羅連忙率領番兵接駐,而耿明繼續帶著甲兵殺下馬道,向城門殺去。
黎壊率領衙門的五百精騎急匆匆趕來,卻見己方已經失去了對馬道和城門樓的控制。
“穩住!殺漢奴一人,賞錢十貫!!”
黎壊也是下了血本,畢竟鹽井一年榷鹽所得不過三五萬。
若是將攻入城內的隴西甲兵殺光,他起碼要出萬貫。
饒是如此,他還是給出了懸賞,并且隨著己方不斷被逼退而不斷加大懸賞。
“殺漢奴一人,賞錢二十貫!”
“殺——”
喊殺聲隨著懸賞加大而不斷加大,然而作戰并非個人勇武,戰陣之上只講紀律。
隴西軍在劉繼隆麾下一日一練,三日一操,《會典》之中針對各種地形的各種陣型,早就被他們爛熟于心。
從城頭殺到城下,再從城下殺到長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