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帥!我們知錯了!”
“王縣丞,我們真的知錯了,您向節帥求求情吧!”
“我們愿意去河西,只求把親人留下!”
“曹參軍!曹參軍……”
十月初,在河州與岷州被抓的貪腐違紀官吏及其家眷被百余名精騎監督并發配河西的時候,劉繼隆所寫的《隴右治安疏》發表于各州縣衙及軍營的黑板報。
文章開篇便點明了隴右歸義軍之所以能走到如今,公平公正的原因,并解釋腐敗違紀行為產生的原因。
在這其中,抱團行為是隊伍中違紀行為發生的重要禍因。
這些抱團的人,只能看見局部利益,看不見隴右的利益,他們總是能以各種借口來特別強調他們自己的辛苦,從而解釋自己違法亂紀的行為,總希望使全體利益去服從他們的個人利益。
他們為了個人利益,就會拉攏一些人,排擠一些人,自認為高人一等,對盤剝百姓毫不客氣。
這種風氣如果不遏制,那以后他們就敢為了自身利益去侵占基層官吏和兵卒利益。
正因如此,劉繼隆才要嚴抓嚴打,為的就是保護百姓、基層管理和基層兵卒的利益。
文章末尾,劉繼隆著重交代了隴右內部的關系,決不能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
正因為有了這種人身依附關系,所以都察院才會一查就是一串人,拔出蘿卜帶出泥。
這種拉幫結派搞內斗,聯合其它官吏將領搞違紀行為的,劉繼隆也給出了相應的懲罰。
輕者舉家流放河西,重者處死……
隨著文章從臨州擴散到其余諸州,隴右軍的優越性也隨之展現了出來。
盡管軍中文盲比例還很高,但每伙兵卒中,起碼有接近四成人是懂文識字,能夠讀寫劉繼隆這種“白話”文章的。
不僅如此,劉繼隆也責令各州縣衙門,派他們將《隴右治安疏》內容反復講解給軍中兵卒聽。
盡管還有許多人無法理解,但少量人還是了解了,劉繼隆這段時間為何嚴抓貪腐,禍及家人的行為。
為了全體兵卒、官吏、百姓的利益,貪腐違紀的這群人,只能嚴重處理。
哪怕有人因為其相熟之人牽扯其中而唏噓,但總體來說,他們還是能夠理解這種做法的。
畢竟隴右全體軍民脫離奴隸身份才幾年,往日的經歷還記憶猶新,當劉繼隆把貪腐的這群人比作昔日的吐蕃貴族時,任何人都能回憶起自身昔日的經歷。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只能在短期內感同身受。
隨著時間變長,誘惑越來越多,腐化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對于這點,劉繼隆只能等臨州大學的那些學子畢業,才能做出后續處理與安排。
與此同時,那些被流放的貪官污吏及其家屬,也被送抵了甘州山丹。
負責接收他們的官吏在接收完成后,當即便把消息傳往姑臧。
消息送抵姑臧時,張淮深所面對的局面并不算好。
“他是把我們這里當做他的監牢了啊……”
姑臧衙門內,張淮深看著甘州傳來的書信,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帶來消息的酒居延也作揖道:
“這次隴右遷來了三百二十名漢口,都安置在山丹,男的充軍,家眷務農。”
“我們手里的上等硝石沒有那么多,只運往了一萬三千余斤,剩下的用馬匹償還了。”
“此外,甘州的李儀中將稅糧截留四成,只運了六成來涼州。”
“這還是您派都萬孟坐鎮山丹縣后的結果,若是沒有都萬孟那一千二百山丹軍,李儀中恐怕會將甘州視作自己的私產。”
酒居延的話讓張淮深眉頭緊皺,而坐在左首位的張淮澗聞言不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