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如果一直不信任河西歸義軍,那還不如主動從涼州撤回甘州,斷絕與朝廷的聯系,讓朝廷忘記河西還有個河西軍。
如此一來,憑借從涼州遷入的漢口,張淮深在四州的統治也將更加穩固,而河西歸義軍內部也將不再受到朝廷挑撥。
到時候李儀中、李恩、李渭這些人即便有別的心思,也會因為失去朝廷支援而泄氣。
加上張議潮已經帶著他這一脈的人離開河西,河西歸義軍內部便只剩張淮深這一脈,所有人只能支持他。
如此一來,內部不出問題,張淮深還真的能好好統治四州,而外部的嗢末和回鶻雖然強大,卻也拿張淮深沒有辦法。
可以說,張議潮已經為張淮深鋪好了路,只要不出現意外,張淮深最差都是四州之主。
漢人只要內部不出現問題,外敵很難攻入其中。
想到這里,劉繼隆便想到了歷史上的歸義軍。
歷史上張淮深最后身首異處,主要還是因為內部出現了問題。
首先就是朝廷遲遲不授予他河西節度使旌節,導致內部索氏、李氏并不服他。
恰逢黃巢攻入長安,張議潮之子張淮鼎逃回河西,而這人能力不足,極易被架空,所以被索勛利用,最后張淮深身首異處,張淮鼎成為傀儡后病死,索勛成為河西之主。
好在李氏也不服索勛,加上河西豪強更愿意接受張氏領導,所以李氏扶持張淮鼎的兒子張奉承,并將索勛殺害。
李氏本想著挾張奉承以令不臣,結果張奉承不甘做傀儡,之后清洗李氏,重新執掌河西權柄。
結果張奉承沒有張議潮、張淮深的軍事能力,四處樹敵,最后被回鶻兵臨城下,簽訂城下之盟后抑郁而終。
張奉承的子嗣毫無才干,曹議金便頂上成為了歸義軍節度使,張氏歸義軍也變為了曹氏歸義軍。
想著歷史上歸義軍的結局,劉繼隆也只能是唏噓。
張議潮的安排沒問題,畢竟他也沒想到,黃巢會在他死后沒幾年攻入長安,結果張淮鼎還逃回了河西,讓河西本就不穩的內部更加不穩。
可以說,即便朝廷沒有授予張淮深河西節度使旌節,但只要張淮鼎不回河西,張淮深都不會有事。
偏偏是黃巢攻入長安,張淮鼎逃回河西,這才導致了張淮深的死亡。
當然,這是歷史上張淮深之死的經過,而非如今。
劉繼隆雖然不知道黃巢日后是否會攻入長安,但他清楚,只要自己不死,河西歸義軍內部那群人就不敢殺張淮深。
張淮鼎是否逃回河西,都害不死張淮深,更別提索勛比歷史上張狂多了,也沒有謀害張淮深的機會。
“你說的不錯……”
張議潮的聲音將劉繼隆拉回現實,他看著張議潮,張議潮也承認道:
“我這般安排,淮深大致是無憂了,但涼州必然會被索勛,亦或者朝廷奪取。”
“依你之見,索勛或朝廷占據涼州后,涼州具體會如何?”
他質問劉繼隆,劉繼隆也不假思索道:“索勛無能,若是張使君遷徙河西漢口離去,索勛等不到朝廷遷入漢口,便會因為苛責番口而引起動亂。”
“加之朝廷養虎為患,回鶻與嗢末必然會南下,而索勛要么敗退回關內道,要么就是兵敗身死,而涼州將被回鶻或嗢末所占據。”
劉繼隆說出自己的判斷,可張議潮卻搖搖頭,這讓劉繼隆皺眉。
“河西這是什么意思?”
面對他的詢問,張議潮輕笑撫須:“涼州……”
“將為你所占據!”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