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沉默,李明振見狀又慢悠悠說道:
“眼下正是雪中送炭的最佳時機……”
聞言,李恩眼前一亮,但卻又立馬流露出不甘。
李明振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但他還是繼續道:“您不甘也沒用。”
“就算您與李渭、索忠顗能將他擊退逼走,但您別忘了,他身后還有劉繼隆這條退路。”
“倘若他帶兵投靠劉繼隆,屆時劉繼隆便能以張淮深河西防御使的名義討擊不臣。”
“那劉繼隆,便是朝廷都需要小心應對,更何況我們?”
“以我李氏與他恩怨,他便是趁機將我李氏滅族,也無人敢為我等聲張。”
李明振雖然沒有得罪過劉繼隆,但他阿耶李恩卻得罪過劉繼隆。
此外,李渭實際上也得罪過劉繼隆,只不過后來用利益將劉繼隆捆綁罷了。
如果雙方真的翻臉,李明振可不認為劉繼隆會放過他們。
“你的意思是……”
李恩雖然瞧不起劉繼隆,但心里還是深深忌憚他的。
“我說過了,表明態度,對張淮深雪中送炭!”
李明振舉杯抿了一口茶,為李恩描述著藍圖。
“您若是對其雪中送炭,您與他的恩怨也將一筆勾銷。”
“加上我娶了張使君的女兒,算是張淮深妹夫,張李二氏的關系也將更緊密。”
“李氏與索氏稱霸河西,和李氏與張氏稱霸河西,并無任何什么區別。”
李明振不斷為李恩洗腦,幾次過后,李恩最終做出了決斷。
“你派人給李氏子弟送去消息,告訴他們,配合張淮深政令。”
“至于李渭那邊,我自然會回信給他,拒絕此事的同時,勸說他們歸順張淮深。”
李恩說出自己的安排,李明振聽后眼睛笑瞇起來:“如此一來,沙州李氏,方能成為河西李氏。”
父子二人對話結束,回信的輕騎往甘州疾馳而去。
李恩也不再托病休息,反而是前往沙州衙門理政,用行為力挺張淮深。
張淮溶等人雖然疑惑,但還是把李恩的轉變寫成書信,派人送往了涼州。
時間推移,消息擴散……
在李恩決定站隊張淮深的同時,張議潮的隊伍也抵達了長安城金光門外。
盡管李忱沒有親自迎接張議潮,但他為張議潮安排的迎接隊伍卻官職不低。
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蕭鄴,率領二十余名正六品以上官員在金光門迎接張議潮,其中也包括左散騎常侍張議潭。
“二郎,這是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蕭相,這位是……”
張議潮下馬,張議潭便上前為他介紹蕭鄴等人。
張議潮雖然聽著并作揖,但目光卻在自家大哥身上。
張議潭年長張議潮十三歲,故此年七十一歲。
盡管頭發有幞頭遮掩,但張議潭此時卻眼神渾濁,腳步不穩,需要旁人攙扶才能行走。
張議潮就這樣看著張議潭為他介紹完所有人,隨后才道:“阿兄辛苦了……”
“沒有…沒有……”
張議潭臉上浮現笑容,而旁邊的蕭鄴也及時作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