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西川乃至整個大唐,不管收什么稅,胥吏先盤剝一道,官員再盤剝另一道,最后才到國庫之中。
明面上,大唐向百姓收取的賦稅,折錢后不過一千七八百萬貫,但實際上百姓卻交了四五千萬貫,乃至更多。
沒有破而后立的決心,大唐只能在腐敗的吏治中倒塌,而這也是絕大部分王朝中后期所面對的情況。
別的不提,如今的大唐君臣,恐怕連大唐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都不知道。
他們所知道的,都是記錄在文冊上的老黃歷了,實際情況是什么,就連盤剝地方的官吏都搞不明白。
這玩意沒人敢去統計,許多地方都是抄舊,然后添添減減,最后弄出本圖籍來糊弄朝廷。
有些事不上秤就四兩重,要是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在渾濁的世道里,隴右才是按照規矩做事的那個,但也僅限于目前。
腐化通常都是無聲無息的,所以反復沒有停止,只有持續和不斷持續。
“殺殺殺……”
校場上的喊殺聲還在繼續,楊復光也在回過神來后詢問道:
“這個軍營的校場,似乎有些大啊,莫非某些時候,會進行大操嗎?”
“自然。”劉繼隆沒有遮掩,既然要表現實力,那就得好好表現,別畫虎不成反類犬。
他朝著臺下走去,邊走邊道:“大操不定日子,一年最少兩次,每次最少兩萬人以上同時操練。”
楊復光跟在劉繼隆身后,同時鼻子抽了抽。
瞧見他這舉動,劉繼隆也開口道:“馬上就到吃午飯的時候了,楊監軍與我一同嘗嘗這軍中大庖廚吧。”
“節帥有請,下官不敢不從。”楊復光笑臉迎人,語氣和善。
不多時,他們便走到了一排磚瓦房前。
這些一排磚瓦房都敞開著門,門口就是灶臺和大鐵鍋,里面則是有數十名身穿戰襖的庖廚。
十二間長長的磚瓦房,每間里面都有三口大鍋,以及半人高的三個飯桶。
楊復光跟著劉繼隆來到其中一間,由于還沒解散,所以還沒有人在此排隊。
楊復光跟在劉繼隆身后,從木桶里取出人臉大小的木碗和筷子。
在木桶處打了粟米飯后,他接著就看到了三口大鍋里的食物。
第一口鍋里是炒菠菜,第二口鍋里是蘿卜燉羊肉,第三口鍋則是煎魚塊。
“這是將士們的午餐?”
楊復光錯愕,但庖廚卻已經將每個鍋中的菜肴打到了他的碗里。
盡管分量不多,但有肉吃已經很不錯了。
這個時代雖然出現了三餐,但通常把午餐說成“點心”,而且主要是世家子弟和庶族才能每日三餐,普通百姓是不可能享受到三餐這一說的。
哪怕晚唐兵卒待遇不差,可基本上也只有早晚兩餐,并且只有早餐有肉。
想要兩餐都有肉吃,那得是操練的時候。
所以楊復光聽到隴右軍有午餐時,他便已經感到了驚訝,而當他瞧見午餐內有羊肉和魚肉時,他便知曉了隴右軍的兵卒為什么個個虎背熊腰。
天天這么吃,不虎背熊腰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