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踏上石橋,在數十名隴右精騎的帶路下,成功通過了這兩座關隘,來到了隴西縣所處的河谷內。
“楊侍郎、張統軍!”
走出北岸關隘,張淮銓與楊知溫立馬就看到了前來迎接他們的高進達。
此時的高進達不僅擔任都護府長史,還兼領渭州刺史。
平日里的政務可以交給渭州長史和別駕處理,但與長安的這筆貿易,還需要高進達親自跑一趟才行。
“高長史……”
張淮銓與楊知溫都見過高進達,自然知道怎么稱呼他。
高進達對二人回禮,接著說道:“我家節帥也來了隴西,眼下正在縣衙中等待二位,二位這邊請。”
他為二人準備了馬車,而二人則是聽到劉繼隆也在隴西時,不由緊張了幾分。
“多謝高長史……”
二人硬著頭皮回禮,隨后下馬走上馬車,乘車向隴西縣走去。
隴右的官道都有標準,最窄不得窄于三丈,因此官道還算寬闊。
馬車走在夯實的官道上,行走還算平穩,楊知溫與張淮銓也將窗戶打開,往外看去。
馬車從南向北,走了四里左右,所見官道兩側都是勞作的百姓與耕地。
不多時,馬車來到隴西縣城的南門,二人也打量起了隴西縣。
依舊是包磚的城墻,并且更高更厚,就連張淮銓都不知道要用什么投石機才能攻破這樣的城墻。
城內街道鋪設青磚,百姓大多穿著粗布麻衣,但卻十分整潔。
巡城的兵卒膀大腰圓,氣息彪悍,比神武軍的兵卒還要健壯一圈。
城內的百姓好奇打量他們,時不時對巡城的兵卒詢問他們來歷。
兵卒們也沒有架子,當即便解釋了張淮銓等人來歷,隨后便換來了百姓鄙夷的目光。
渭州的百姓,大多也都是從西川和山南西道遷徙而來,自然知道官軍是個什么樣子。
他們可以對隴右軍喜笑顏開,沒有架子的詢問問題,但卻不愿意和官軍沾上半點。
“看來我們被百姓嫌棄了……”
楊知溫感受著那些鄙夷的目光,苦笑幾聲與張淮銓說著。
張淮銓則是百感交集,畢竟昔年他們在河西時,百姓也對他們十分愛戴。
只是去了長安后,似乎對百姓來說,官軍與盜寇無異,總是招百姓在背后鄙夷的。
二人漸漸沉默,而馬車卻不曾停下。
約莫過了兩刻鐘,馬車這才緩緩停下,高進達的聲音也從車外響起。
“二位,縣衙到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