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韋工啰碌率五百人護送六州的工匠返回金城,重新招撫奴隸來劍南作戰,另外讓金城的工匠把繳獲的甲胄修復,重新運回前線。”
“告訴贊祿,讓他派兵去試探故桃關、松嶺關、江油關的唐軍兵力,一個月后我要破關劫掠西川。”
“只有西川的錢糧工匠才屬于我們,現在得到的一切都是虛妄的。”
尚摩鄢的話讓沒盧丹增無比認同,且不提六州諸縣易守難攻,人口稀少,單說劉繼隆讓他們把六州人口和土地城池交給隴右,他們就不可能在六州扎根。
眼下他們實力虛弱,而劉繼隆在武州、宕州屯兵三萬五,松州還有一萬兵馬。
這些兵馬若是對他們發起進攻,他們根本沒辦法在劉繼隆手上守住六州。
倒不如先把六州的工匠遷徙金城,反正六州工匠不過兩千多人,劉繼隆也不會因小失大來計較這些。
對于多康吐蕃來說,工匠才是最寶貴的,就連甲兵都只能排在工匠之后。
只要有了工匠,他們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制作甲胄,這比重復利用繳獲而來的甲胄更實際。
這么想著,沒盧丹增行禮道:“要不要告訴劉節帥,我們收復六州除三關以外的消息?”
“我已經派人北上,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了。”尚摩鄢沉著氣道:
“我們出了那么多血,他不可能什么都不出。”
“你現在立刻派人將六個州的百姓數量記下來,我要向他索要糧食。”
盡管多康大軍攻破了六州十幾座城池和關隘,繳獲了不少糧食。
可是正如沒盧丹增所說的一樣,這幾年吐蕃越來越冷,不少土地的青稞產量也越來越低。
多康還算是吐蕃之中,糧食產量比較高的地方了,但多康都有些入不敷出,更別提整個吐蕃了。
尚摩鄢有預感,吐蕃或許還將陷入更大的動亂中,而動亂中最金貴的永遠是糧食。
更何況這次他在收復六州的過程中,有幾次并未按照劉繼隆的軍令作戰,如果劉繼隆惱怒而斷絕了與多康的茶葉、糧食貿易,那多康便要陷入缺糧的局面了。
趁此機會,用六州城池土地和人口,加上即將從西川擄掠而來的人口和劉繼隆交換糧食、茶葉,這才是正道。
在尚摩鄢這么想的同時,沒盧丹增也按照他的安排,對六州的百姓開始了統計。
面對六州的數萬百姓,即便尚摩鄢有二百多個學子,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統計好。
正因如此,他讓各州守軍準備好繩子,用結繩記事的方式,針對每個百姓打個結扣,不分男女老弱。
畢竟他只想用人口來交換糧食,只要把工匠和他們的家人遷徙離去,然后再算好有多少人,以此來向劉繼隆要糧食就足夠了。
正因如此,各城不到十天時間,便交上來了許多繩結。
沒盧丹增派人統計過后,將繩結和書信交往了距離江油二百余里外的盤堤縣。
劉繼隆見到這一車車繩結和那封書信時,卻已經是六月的最后一日。
“四萬二千六百五十六口?”
劉繼隆望著這三十多車繩結,以及手中書信記載的數目,他沒想到六州還有這么多人口。
畢竟昔年開元巔峰時,六州也不過五萬口人左右,而經過隴右這么多年的吸納,當地竟然還有四萬二千余口人,這已經超過了他的預估。
即便只剩三成男人,也有上萬之數,足夠駕馭挽馬車,解決五千兵馬在二百里內的糧秣轉運問題。
想到這里,劉繼隆目光看向眼前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