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瑛目光掃視他們,心底忍不住輕嗤。
他總算明白,陳靖崇和耿明、張昶他們不與李驥他們牽扯了。
隴右諸將論軍略,難有出節帥左右者,差距甚遠矣。
平日拉幫結派、積攢威望又如何,到了戰場上還不是一瀉千里。
軍中以實力為大,若是沒有相應的實力,捧得有多高,便會摔得有多狠。
當然劉繼隆并沒有針對李驥,而是通過李驥來告訴諸將,行軍打仗并沒有那么簡單,不是張一張嘴就能打出勝仗的。
“坐下吧。”
劉繼隆看向李驥,李驥及眾人只能尷尬坐回位置上,等待劉繼隆繼續開口。
看著他們坐下,劉繼隆這才看向陳瑛:“傳令給高進達,十四鎮募滿兵額后,軍器坊繼續打造甲胄,并將州兵操訓提升至戰兵同等,飯食同樣。”
“此外告訴高進達,繼續販賣陳糧給朝廷,別讓朝廷從中看出不對勁。”
“是!”陳瑛不卑不亢應下。
眼見他應下,劉繼隆掃視堂內,隨后沉聲道:
“暫時不要著急介入六州,先看看朝廷兵馬調度,等尚摩鄢擊退朝廷的幾次反擊后再判斷是否介入六州。”
“是……”
眾將沒了此前的心氣,也不敢莽撞獻策了。
瞧著眾人此番態度,劉繼隆起身離開正堂,諸將也跟著李驥、馬成和尚鐸羅三人先后走出了正堂。
在他們離開的同時,東川軍接令接管綿州及松嶺關、江油關防務的消息也傳往了長安。
與之一同傳往長安的,還有西川、山南西道的軍情。
路巖、徐商、高璩三人再次走入咸寧宮,宮內這次相較以往,可以說整潔不少。
“陛下,東川節度使高駢接旨后,調左兵馬使王重任、右兵馬使張璘分兵駐守松嶺關、江油關,又從梓州多處增兵二千。”
“眼下松嶺關、江油關各有守軍七千,東川節度使高駢請朝廷補發三軍去歲所積欠的軍餉,以助三軍士氣。”
徐商不緊不慢說著,金臺上的李漼聞言詢問:“東川軍餉幾何?”
“東川兵馬三萬五千,其中馬軍七千,馬步軍二萬八千,理應發下軍餉九十五萬貫……”
徐商話音落下,李漼微微皺眉,接著看向路巖:“諸道夏稅糧可有積欠者?”
“回陛下,諸道州縣亦有不少積欠,所交錢糧折色后僅不足五百萬貫,積欠一百六十四萬余貫。”
“眼下應支發禁軍及諸鎮官軍所積欠之軍餉,約七百四十萬貫。”
今年加了稅后,戶部與度支確實有了不少錢糧,可朝廷積欠軍餉也不是一時半會了,積欠的軍餉數量也多的令人咋舌。
李漼聞言略微皺眉,但想到數額龐大的秋稅,當即又道:“催繳積欠諸州縣的欠稅,至于軍餉積欠的事情,先撥付禁軍及京西北六鎮及山南西道、西川、東川等鎮軍餉,再視情況撥發諸鎮。”
“臣領旨……”路巖作揖應下。
徐商見狀,當即又作揖說道:“山南西道傳來奏表,王小年核查山南西道諸鎮、軍兵冊,發現軍中虛額近三成,已下令諸鎮兵將獻金抵罪,收繳錢糧絹帛六十余萬貫匹石。”
“王小年裁汰老弱,募青壯之兵卒于諸地操訓,除率軍前往西川的王符彥所部外,山南西道另募兵卒,眼下得兵二萬,仍需操訓,請朝廷發下軍餉。”
“軍餉之事,陛下剛才已然吩咐過,臣便不再叨擾。”
“此外,州屬規劃后,眼下故桃關聚西川兵八千,鳳翔兵四千,山南西道兵馬三千,另有黔中道兵馬七千調往,聚兵二萬二。”
“臣以為,當以楊復光為主,率軍嘗試收復故桃關西邊的端源縣,擊退關外駐守的三千番騎。”
徐商話音落下,李漼便不假思索道:“此事便依照徐相所言,下旨令楊復光統制諸鎮兵馬,依旨意收復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