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接到故桃關求援信的同時,當即便召集了成都府衙門內的所有官員,身為黔中道左兵馬使的索勛也位于其中。
饒是如此,正堂內也不過只有寥寥三十余名官員,且大多都是武官。
不少依附北司,前來鍍金的官員,都在祐世隆包圍成都的前一刻就北逃興元府(漢中)了。
“番賊率兵攻打故桃關,眼下故桃關內是什么情況,想來諸位也十分清楚。”
主位上,楊復光面色凝重的掃視堂內眾人,其中包括了被崔鉉從黎州派遣馳援而來的陳其乾。
“我軍為了守住成都,喪兵近五千,西川兵馬除了陳都將的兩千精騎,便只剩下八千多兵馬。”
“索兵馬使麾下的兵馬,也僅存不到五千。”
“南邊派去的塘騎回稟,祐世隆率軍停駐嘉州,倘若得知我軍馳援故桃關而去,其是否會整頓兵馬,繼續反攻成都?”
楊復光三言兩語間,便把成都現在面臨的情況說了出來。
嘉州失陷,而身為節度使的崔鉉又遲遲無法拿下漢源、通望兩城來切斷蠻軍后路。
這就讓蠻軍可以從容占據嘉州,進可攻、退可守。
從嘉州北上,除了長江(岷江)能略微起到些許阻擋的作用外,他們能依靠的只有東川兵馬。
“高使君可有消息傳來?能否牽制酋龍麾下蠻軍?”
楊復光詢問陳其乾,陳其乾搖頭道:“高使君稱襲擾酋龍后路,與蠻軍精騎交戰數十場,眼下東川兵馬也死傷不少,難以牽制。”
“監軍,我軍在成都尚有八千兵馬,不若讓所兵馬使率黔中道兵馬馳援故桃關如何?”
陳其乾不想耗費西川兵馬,因此犧牲黔中道的兵馬才是上策。
楊復光也知道他打著什么主意,所以目光不免看向了索勛。
索勛見狀心底暗罵朝廷的官員果然都是一路貨色,虧楊復光前幾日守城時還與他稱兄道弟。
好在他已經曾經那么魯莽,而今面對楊復光的詢問,他也轉變態度道:
“我軍老卒陣沒大半,剩余大多都是新卒,不堪戰不說,行軍緩慢,每日不過三十余里。”
“若是我軍馳援故桃關,恐怕需要六七日才能抵達故桃關。”
“某倒是愿意前往故桃關,就是擔心故桃關的袍澤撐不到那個時候。”
楊復光在宮里當了這么久的差,自然知道索勛是故意把事情擺在明面上,以此來逃避責任。
畢竟他已經說了黔中道官兵行軍緩慢,若是自己再派他前往故桃關,那他完全可以拖個六七日。
故桃關雖然足夠堅固,但架不住李昌言和王符彥兩人有間隙。
如果兩人在戰場上鬧了矛盾,那故桃關還真不一定守得住。
想到這里,楊復光只能皺眉看向陳其乾:“陳都將,你先率領一千精騎馳往故桃關。”
話音落下,他再轉頭看向索勛:“索兵馬使可留傷兵在城內休養,率三千兵馬在七日內趕赴故桃關便是。”
“末將領命!”陳其乾與索勛倒是答應的爽快,不過楊復光心底還是隱隱升起了不好的預感……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