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日子雖然苦,但總比在吐蕃治下朝不保夕來得好。
可是戰爭最后還是降臨了,她們這些百姓的日子也就更難了。
沒有男人在家,今年的秋糧能否如期收割,能否交得上秋稅都成了問題……
“嗡隆隆……”
笑聲間,瓦亭水北邊漸漸有了動靜,婦女們先后停下了笑聲,目光探究般的看向北方那常用于放牧的河谷平川。
漸漸地,嗡隆聲越來越大,不少上了年紀的老婦聽后紛紛叫喚起來。
“是騎兵!快跑啊!!”
“跑……”
吐蕃軍隊的馬蹄聲,帶給了這些老婦們刻骨銘心的記憶。
每次吐蕃入寇大唐,似乎都是走東邊和北邊用兵,而馬蹄聲則代表著他們的歸來。
如今北邊會州已經丟失,哪怕是這些老婦都知道,官軍不可能走北邊南下。
一時間,成紀縣外的數千婦女紛紛拾取農具,倉皇往縣城方向跑去。
“快進城!快!!”
城門口的官兵也聽到了馬蹄聲,他們沒有立即關閉城門,而是不斷催促著這些農忙的婦女,只因其中有著他們的妻女姐妹。
河谷中的馬蹄聲越來越多,與此同時,駐守城樓中的官兵也見到了遠方招展而來的五色旗與三辰旗。
叛軍與官軍的旌旗,大部分都相同,但雙方甲胄顏色并不同。
隴右軍以銀甲黑襖為主,官軍以紅襖為主,隔著老遠便能分辨清楚。
所以當官軍看到北邊河谷平川冒出銀甲黑襖的隴右軍時,他們立即吹響了木哨,撞響了警鐘。
“嗶嗶——”
“鐺鐺鐺……”
刺耳的木哨聲與鐺鐺作響的鐘聲催促著城外的婦女們,當她們逃入城門后,隴右軍的身影已經抵達了瓦亭水北岸。
他們稍微測了測瓦亭水的水深,隨后便大膽放心的策馬過河。
成紀縣城門緊閉,連忙派出了快馬南下。
不過他們的快馬還未跑遠,便被剛剛過河的隴右精騎追上。
快馬為了活命,連忙下馬投降。
眼看快馬無法傳信,城內官軍立馬放飛了城內所有信鴿,而此時的隴右軍,已經有近千人渡過了瓦亭水。
站在城樓前,官軍可以清楚看到,隴右軍的隊伍延綿了好幾里,且后方還有民夫跟隨。
“他們是從會寧繞道而來的……”
城內的官軍很快就有了判斷,但緊接著便是動搖。
上萬人的隊伍,想要拿下僅有一千官兵駐守,且男丁及中男都被抽調走的成紀縣,根本用不了什么力氣。
兩個時辰過后,近萬隴右軍盡數過河,跟隨大軍身后的民夫開始搭建簡易木橋,方便輜重車過河。
當第一批輜重車過河后,隴右軍根本沒有任何商量的意思,三千馬步兵下馬,開始指揮民夫拆卸輜重車,擺出了攻城的姿態。
馬步兵開始組裝馬車,民夫則是不斷挖掘沙土,裝入麻袋之中。
待到半個時辰后,隨著號角吹響,三十余輛裝有擋板的盾車被推動前進,民夫背負沙袋,緊緊跟隨他們身后。
速度之快,令成紀縣的官軍都沒來得及布置守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