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冀想的很好,落水道營寨已經有楊公慶了,自己肯定不能和楊公慶搶位置,因此伏羌縣便是他最好的退路。
雖說落水道在關隘與伏羌縣中箭,但若是關隘被破,他立馬率軍走落水道突圍,時間上也來得及。
王式自然清楚他是什么想法,臉色不由變得難看。
他正欲率軍死戰,楊玄冀卻要調往后方,這對諸將士氣無疑是次打擊。
只是他也不能得罪北司,所以哪怕他的眼神幾欲吃人,嘴上卻還是不得不答應楊玄冀的建議。
“如此甚好……”
王式緩緩開口,楊玄冀面色一喜,隨后作揖退出了牙帳。
在他走后,王式目光掃視帳內十余名都將和幾名都虞侯,忍不住開口道:
“關外叛軍不過二萬,我軍亦有二萬余,且還有關隘營寨及城池可依托,諸位何故如此姿態?”
“我等食君之祿,難不成戰事到來時,表現得還不如普通百姓嗎?”
話音落下,王式抬手道:“諸位請坐吧!”
諸將見狀,紛紛躊躇落座,而王式則是喚來一名親隨都將,與其耳語片刻后讓其離去。
不多時,一盤盤烤好的羊肉端入帳內,可諸將們卻毫無胃口。
忽的,帳外突然響起了琴瑟之聲,柔和緩緩,雖然引起了營內騷亂,但只是將正處于焦慮中的神策軍將士注意吸引,并未造成營嘯。
當將士們漸漸因為琴瑟之聲放松時,鐘鼓之聲先后加入曲中,曲風緩緩變化,不少兵卒先后撐起了身體,亦或者直接坐了起來。
“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
“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一首數十年前,由白居易所作歌頌唐太宗李世民的敘事史詩《七德舞》,以樂曲的形式表現出來。
太宗的事跡漸漸伴隨樂曲出現在營內軍將兵卒腦海中,原本焦慮軍將與兵卒們紛紛放松下來,回想起了昔年盛唐時,天俾萬國的景象。
貞觀似乎就在眼前,不少軍將兵卒胸中忍不住的升起豪氣,呼吸粗重。
哪怕是帳篷內準備收拾行囊的楊玄冀及其仆人,此刻也不由得放慢了手中舉動。
“太宗功業在前,某如今臨陣脫逃,這……”
隨著《七德舞》表演漸漸深入,便是楊玄冀都不由得躊躇起來。
與他相同、牙帳中的神策軍諸將也紛紛對視,眼底神色復雜。
王式見狀,當即起身道:“有曲無舞,如何可行?”
“某雖老邁,然劍舞足可稱道,諸位若是愿意跟隨,不如與老夫共舞刀劍如何?”
王式話音落下,不等諸將反應,他便按下刀柄,拔刀走下主位,在帳內以刀作劍,以劍作舞。
忽的,帳外曲聲變換,突然變得尤為熟悉,而王式更是突然開口道: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七德舞》突變《破陣樂》,這弄得所有將領猝不及防。
他們眼見五十八歲的王式都能高唱《破陣樂》而舞劍,鼻頭微微發酸。
“少保,某雖不才,卻也敢隨少保舞一陣!”
“某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