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打算戰事結束后再收拾這群人,卻不想這群人卻蹬鼻子上臉,主動來尋他了。
“噼啪……”
巴西縣衙內,茶爐的火焰噼啪聲不斷傳出,劉繼隆坐在主位,面前則是坐著三名綿州世家的家主。
巴蜀之地,自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來,多有太平,鮮有兵禍。
雖說兩晉南北朝時期,不少世家倒在了隋唐以前,但活下來的世家并不少。
這其中,以李、尹、王三家為最大,下面又有景、馮、文三家為小。
站在劉繼隆眼前的三人,分別是李氏家主李肇,尹氏家主尹杰,文氏家主文潼三人。
另外三家,要么跟隨李福逃亡梓州了,要么就是在李福控制下的涪城、鹽泉二縣。
對于這些世家,劉繼隆沒有什么好臉色。
他沒有殺這群人,只是因為他還沒有得到三川全境,貿然動手,只會讓三川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強清楚自己對他們的態度,繼而支持高駢對付自己。
“節帥自收復綿州以來,我三人本該立即拜見節帥,只是族中事情繁忙,故此耽誤。”
“此為我三族向節帥投獻,以助節帥治理綿州,請節帥過目……”
李肇三人各自呈出一份類似拜帖的東西,而堂內候著的兩名別將見狀,其中一份接過并轉交給劉繼隆。
劉繼隆打開看了看,只能說世家底蘊豐厚,所謂投獻貼內的東西,不僅有糧食和金銀銅錢,還有許多古籍古畫,以及五千多畝田地。
粗略計算,這些東西的價值不少于十萬貫,而這還只是大半個州的世家手筆。
整個大唐如綿州這樣的州,少說也有三十個。
這點東西雖然也算得上割肉,卻算不上傷筋動骨。
劉繼隆這段時間看過綿州留下的那些文冊,單以土地來說,綿州近百萬畝土地,有六成都在六大世家,十余家豪強庶族手中。
百姓僅有四成土地不說,還要接受這些世家庶族出身的官員、胥吏盤剝。
在如今這個時代,地方治理多是世家庶族出身的子弟,他們自然不可能盤剝壓榨自己家族的產業,所以盤剝百姓就成為了他們斂財的手段。
如果只是苛捐雜稅,百姓還不至于活不下去,但這些官員胥吏,通常把家族的田地按照下田收稅,將百姓的田地視作上田收稅。
這么做,等于轉嫁家族該繳納的賦稅給百姓,讓百姓交“富人稅”,世家庶族交“窮人稅”。
他們來找自己,恐怕就是為了官員胥吏的名額而來。
劉繼隆合上禮單,面色平靜道:“東西不錯,某收下了,諸位還有何事?”
眼見劉繼隆收下東西,幾人如釋重負,紛紛陪笑道:“聽聞節帥要調官吏南下,我等以為不必如此。”
“只要節帥開口,我等家族數百子弟,立馬以節帥馬首是瞻!”
三人的話,如果是被毫無底蘊的統治者,亦或者有眼光的梟雄聽到,這群人自然高興。
不論是兩漢還是李唐,亦或者是后來的兩宋和元明清三代,統治者都需要依靠地方勢力來收稅和治理地方。
李肇三人口中的數百子弟,代表的就是數百能夠文章的官吏,足夠治理兩三個州,十幾個縣。
得到他們的投靠,便代表統治者多出了數百官吏,而他們也將擴大家族勢力,從一個綿州影響到兩三個州,十幾個縣。
這是雙方共贏的局面,所以統治者往往都會接受他們的投靠。
朱元璋和李自成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知道該在什么階段利用什么人;后者不知道,亦或者沒有足夠時間來利用這群人。
按理來說,劉繼隆也應該利用起這群人,因為他現在的文治實力,似乎還不足以治理整個天下。
不過他有自己的心思,而且現在的他,還有足夠數量的隴右學子還未釋放出來,不必委曲求全。
“爾等態度,某已然知曉,若有力所不逮的事情,某會交給爾等操辦的。”
劉繼隆平靜說著,三人聞言浮現笑意,連忙作揖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