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在即,劉繼隆不得不防備多康吐蕃的番兵,也應該施展手段籠絡他們。
所以面對韋工啰碌的這番話,劉繼隆主動開口道:“吐蕃長期由一個家族統治,這對中原并不利。”
“據我所知,衛藏六茹的許多奴隸和小貴族都早已忍受不住邏些城的盤剝了。”
“我可以斷言,他們在三年內必定會起兵,而你們如果能支持他們推翻邏些城,再由你們推舉沒盧丹增攻入邏些城,擊敗這些叛軍,那沒盧丹增或許能成為衛藏和多康的王。”
“如果你們需要糧食和兵器,我可以在拿下西川后,自隴右和西川分別運送武器和糧食給你們。”
“你們也應該可以感覺到,多康和衛藏的土地逐漸貧瘠,無法產出更多糧食了吧?”
劉繼隆最后這句話,讓韋工啰碌不免咽了咽口水。
這些年,多康土地能產出的糧食確實越來越少了。
韋工啰碌年輕時,多康的河谷還能每畝產出七斗糧食,如今卻只有六斗了。
正因如此,尚摩鄢雖然從劉繼隆那里獲得了不少糧食,也開墾了不少土地,但收獲的糧食依舊不夠麾下幾十萬眾消耗。
如果能長期從劉繼隆手中得到糧食和兵器,那確實能減輕不少負擔。
“此役過后,多康的馬匹分為上等馬和中等馬、下等馬,上等軍馬,中等乘馬,下等挽馬。”
“一匹上等馬換兩匹中等馬,或者四匹下等馬,每匹下等馬換十石糧食,亦或者一擔茶。”
“其它諸如綢緞、布匹、瓷器、漆器等商貨,我會重新讓官員們裁定,比之前的價格便宜。”
劉繼隆話音落下,韋工啰碌便眼前一亮。
十石糧食加上奶制品,差不多夠三個人一年的口糧,這可比開荒種地來的快多了。
比起之前的價格,這次的價格,劉繼隆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讓步。
韋工啰碌見狀,當下便作揖行禮道:“多康永遠都是節帥麾下最忠誠的駿馬。”
“嗯,此役結束后,你與沒盧丹增也好好談談,沒什么事就下去休息吧。”
劉繼隆示意其退下,韋工啰碌見狀便行禮退出了衙門。
在他走后,劉繼隆也起身走向了縣衙中堂休息。
對于他給多康開出的價格,他并不覺得很高,只是多賺和少賺罷了。
十石糧食很多,以現在三川的糧價,差不多在七貫錢左右。
不過隨著戰亂結束,荒地復墾和各類政策出臺,劉繼隆有自信在兩年內將三川糧價恢復到每石四五百錢的水平。
屆時與多康交換,四五貫便能買一匹挽馬,二十幾貫就能買一匹軍馬。
不管怎么說,都是劉繼隆在賺,而多康也不虧。
他們只要能和隴右、西川買賣糧食馬匹,就可以用更高的糧食價格來和其他部落貿易。
據劉繼隆了解的,諸如羌塘、蘇茹、邏些城等地,一石糧食已經漲到了一貫五乃至二貫的價格。
往后近二百年都是氣溫下降期,吐蕃對糧食和茶葉的依賴也將不斷走高。
正因如此,劉繼隆從不忌憚扶持尚摩鄢這群人,因為隨著氣溫下降,高原之上只有碎片化的統治,吐蕃王朝只能成為歷史。
哪怕他現在扶持沒盧丹增,沒盧丹增也頂多控制衛藏和多康地區,并且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出現問題。
他們對中原的依賴性只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容易控制。
思緒間,劉繼隆回到中堂洗了把臉,隨后便躺下休息了。
只是在他休息的同時,距離他不過二十余里外的高駢卻根本睡不著。
“窸窸窣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