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帥,這就是惠陵啊?”
“節帥,您跟劉備有關系嗎?”
“節帥你說你們都姓劉,會不會都是一家人?”
“節帥要真是,也應該是高祖的后人吧?”
臘月初九,在高駢退守蜀州,劉繼隆任命張武統帥漢番八千兵馬東取東川及山南西道的同時,劉繼隆也前往了成都,并在成都外見到了這個時代的惠陵和武侯祠。
惠陵即劉備墓,雖然經歷了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但依舊保持著占地三畝,封土四丈高的規制,且存有照壁、山門、神道等遺跡。
昨日張武帶兵東征東川后,劉繼隆則是奪取了犀浦以西的幾個縣城,隨后才在今日來到成都。
此刻他們還未走入成都,劉繼隆便先來看了看這個時代的惠陵。
這個時代的惠陵和武侯祠分別存在兩個地方,但后世則是存在一處。
具體的歷史原因,劉繼隆已經不記得了,但這不妨礙他來給這位漢昭烈帝上柱香。
漢昭烈廟內,劉備的排位放在主位,左右兩側則是關羽和張飛。
廟宇規模不大,青磚壘砌,瓦片掩頂而成,案上的香火不算少,擺放的瓜果大多腐爛了。
劉繼隆恭敬上香時,斛斯光和耿明、韋工啰碌三人在劉繼隆身后唧唧喳喳,不斷推測著劉繼隆和老劉家的關系。
劉繼隆上香過后,轉身無奈看向三人:“我祖輩不過一直白,耶耶及阿耶到我都是奴隸,何必攀扯關系呢?”
他話音落下,抬頭向外走去,三人跟在身后道:
“節帥,這話可不對,昔年劉辟作亂時,都曾自稱自己是劉氏后裔,結果獲得了不少支持,不如您也效仿效仿?”
“亂認祖宗的事情就不必了。”
劉繼隆打斷他們,隨后向漢昭烈廟西邊的武侯祠走去。
二者距離不遠,但相比較規模不大的漢昭烈廟,武侯祠的規格無疑很大。
武侯祠的占地近十畝,香火濃重,附近村落還有百姓自愿前來打掃。
走入武侯祠后,但見院中擺著一個巨大香爐,插著無數已經燃盡的香火。
劉繼隆沒有去左右打量,而是徑直走向祭祀的正堂,隨后便在其中看到了一座泥塑的雕像。
不似后世羽扇綸巾的模樣,這座雕像的穿著打扮皆以唐代風格為主,看得出塑造時間距離如今不會太長。
這泥塑慈眉善目,眼神好似神仙憐憫凡人,五官略顯消瘦,倒是倒是不如同時代其它雕像的魁梧。
香案上擺著三份應季的水果,十分新鮮,看得出四周百姓對其有多尊重崇拜。
劉繼隆從桌上取來三根長香,恭敬作揖后再上香,隨后不免感嘆道:
“若某能有丞相輔佐,大事早成矣……”
他這話倒是真情實感,晚唐的能臣不少,但有大局觀的謀臣,以及能安定地方的治才卻不多。
李德裕算一個,但他早已死去。
若大唐能有幾個李德裕,劉繼隆估計也發展不起來。
隨著地盤逐漸變大,劉繼隆也漸漸感到了分身乏術。
雖說現在冒出了安破胡、張武等人能為自己分擔,但他們都只擅長軍事,而不擅長治理地方和謀劃。
隴右的所有事情,基本還是得劉繼隆親力親為,亦或者費心指點。
若是他能有個類似諸葛亮的文臣,他也就不用這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