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濟發達,背靠糧倉,所以成都城內可容納足夠多的人口,而眾多的人口,使得成都在絲綢、造紙、佛器、漆器、印刷、瓷器等等行業十分發達。
上百處作坊,代表著每年有上千萬價值的貨物沿著岷江水運,不斷流往南蠻、山南東道和黔中道等地區。
“十戶必有一匠”形容的就是這個時期的成都,而這些行業的發展,也使得成都的賦稅收入并不低。
若非北司宦官在這里安插大量人手,又有無數胥吏從中貪墨,僅成都城的商稅就十分可觀。
“這成都,果然繁華。”
“直娘賊的,我都想在這里住下了。”
“這里的女子怎么都水靈靈的?”
隊伍中,哪怕是不少位高的別將、都尉都忍不住探出頭去。
街道上許許多多婀娜的女子身騎馬匹或騾子,身穿齊胸襦裙,又戴幕籬。
幕籬是用透紗羅全幅綴于帽檐上,并使之下垂障蔽全身的帽子,更像是斗笠縫上薄紗,使得人能看到對方容貌,卻又感到朦朧感。
劉繼隆眼見這群女子,第一反應并非是欣賞美色,而是看向斛斯光。
“這成都城內,又有多少世家豪強,帶頭抵抗的又有多少?”
斛斯光聞言作揖道:“大小三十二家,能稱呼世家的只有十二家,余下都是些豪強庶族。”
“末將率軍入城后,抵抗的世家豪強共有十七家,盡皆被誅,其族人被圈禁府中。”
“此外,還有兩家的家主自縊殉國了,但其家族倒是并未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余下十三家,在末將鎮壓叛亂過后,他們便派人送來了禮物,這些禮物末將都放在成都府衙內,沒有拿取分毫。”
“這些在街道上騎馬騎騾的女子,基本就是這十三家世家豪強的子弟。”
斛斯光解釋過后,劉繼隆頷首抖動馬韁,而他們這支隊伍,也無疑吸引到了街道上所有人的目光。
不少世家子弟都見過了斛斯光,所以當斛斯光跟在劉繼隆身后的場景出現后,他們便都猜到了劉繼隆的身份。
“那就是劉節帥?”
“聽聞他馬奴出身,竟然也能將事業做到如此?”
“聽聞他人杰之表,今日所見,名不虛傳。”
“這劉節帥年齡幾何?”
“聽聞三十有四。”
“看上去不像,倒像是二十七八的。”
“女子小聲些,若是被聽到,免不了被責罵。”
“觀他們軍紀嚴整,應該不會吧?”
街道兩側都是在討論的,斛斯光和耿明兩人則是警惕四周。
好在劉繼隆常年甲胄在身,加上道路寬闊,即便有人暗處偷襲,也很難擊破甲胄。
得知劉繼隆露面,街道上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而劉繼隆面色不變,只是眼神不斷打量四周。
他倒不怕有人行刺他,甚至有人行刺他的話,他還會十分高興。
若是有人行刺他,那代表他又能光明正大的抄沒幾個世家豪強的財富了。
只是可惜二里路程走過,他并未遇到什么行刺,而是平平安安抵達了成都府衙。
成都府衙占地二十余畝地,規制與普通的縣衙沒有區別,只是多出了許多衙門和散步的亭臺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