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令俞從暉、王燾、任澤等此前投靠我們的牙商來售賣這些貨物,得利的兩成歸他們,以此彌補他們被朝廷抄沒的家財損失。”
“把那些北司官員和軍將的府邸盡數抄沒,最好……”
劉繼隆話音還未落下,斛斯光便作揖道:“節帥,高駢等人的家眷都還在成都府內。”
他的話讓劉繼隆頓下,隨后才道:“高駢還有其他子嗣嗎?”
“未有,但有幾名侍妾在府上。”
斛斯光解釋著,同時又道:“不過他麾下不少將領的妻妾子女都在府上。”
劉繼隆聽后眼前一亮,隨后才道:“抄沒家產,但府邸留下給他們居住,還有那個孫高潯也是。”
“平日里飯食不得少于他們,這群人留著日后有用。”
“是!”斛斯光應下,隨后便見劉繼隆繼續說道:“西川得有人坐鎮,義山曾經在東川任職,必然能夠適應西川氣候。”
“傳令,改涼州都督府為河西都督府,西川都督府節制西川,東川都督府節制東川,隴南都督府裁撤后改設山南都督府,隴西都督府改為隴右都督府。”
“改李商隱為西川都督府兼東川都督府長史,張武為西川都督,陳靖崇為山南都督,耿明為東川都督,陳瑛為山南都督府長史。”
“斛斯光,你暫時跟著我。”
劉繼隆三言兩語間,幾個都督府重新更改所轄范圍,斛斯光則是被劉繼隆留在了身邊。
對此,斛斯光倒是沒有什么意見,眾人紛紛作揖行禮。
待到隴右自己的事情說完,劉繼隆看向韋工啰碌。
沒盧丹增跟隨張武征討東川去了,所以他現在只能和韋工啰碌交流。
“開春后,某會令人起運二十萬石糧食前往多康,此前積欠的糧食一筆勾銷。”
“除此之外,陣沒的番兵,都將以糧二十石,糖一擔,茶十擔的標準撫恤。”
“此役所獲甲胄,你們可以帶走一萬套。”
“待到來年二月,你們就可以率兵返回多康了。”
劉繼隆的話,令韋工啰碌臉上浮現欣喜:“多謝節帥恩賞!”
劉繼隆頷首回應,接著便與眾人埋頭吃飯。
待到酒足飯飽,他遣散了眾人只留下了耿明和斛斯光二人。
這時他收斂心神,面色凝重地詢問道:“此役陣沒了多少弟兄?”
斛斯光與耿明聞言作揖,耿明先開口道:“收復成都和其余三州二十縣,加上在犀浦的戰事,共陣沒三千二百九十四名弟兄,殘七百五十二名弟兄,折損軍馬二千四百五十二匹,乘馬和挽馬約四千匹。”
“此外,多康吐蕃陣沒三千二百五十二人,馬匹兩千三百二十二匹。”
斛斯光眼見耿明先開口,又補充道:“我軍先后殺俘西川軍一萬九千四百五十七人,俘獲甲胄軍械及糧草輜重無數。”
高駢費盡心思編練的西川軍確實強悍,經此一役,隴右傷亡四千,多康傷亡三千二百余。
雖說殺傷敵軍近兩萬,但比例也低于一比三。
不過此役過后,高駢恐怕沒有那么多時間來打磨他的西川軍了,而隴右的兵員卻源源不斷,且素質越來越強。
不提別的,單說隴右正在操訓的那幾萬兵馬,基本都是經過五年或十年教育培養出來的學子,比起只經過掃盲的老卒來說,更容易組織起來,缺少的只有鐵與血的磨煉。
想到這里,劉繼隆頷首道:“我們在隴右雖然人口不少,兵員素質更強,但也不能只看隴右。”
“待到新卒調往西川來,耿明你和張武可以用隴右新卒帶西川、東川新卒的方式來擴充兵馬。”
“以三川的局面,至少要有八萬兵馬才能牢牢控制住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