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劉繼隆的點評,剛剛坐下的羅隱連忙作揖:“殿下,朱全忠此人反復而來,又如有如此手段,理應早些討平。”
“自然要早些討平。”劉繼隆點了點頭。
朱溫這手段,若是劉繼隆不了解他,雖然會防備他,卻不會對他太上心。
奈何劉繼隆知道朱溫的一切,所以自然不會讓他發展起來。
朱溫想要退回兗海,必然是抱著吞并平盧軍或感化軍想法而回去的。
真讓朱溫吞并感化軍和平盧軍,那時朱溫麾下人口少說二百萬,而忠武、義成、宣武三鎮又被打成了白地,無法供給大軍太多民夫,無疑會讓漢軍東征變得困難。
正因如此,自己不能給朱溫太多發展的時間,所以才需要催促他南下追擊黃巢。
當然,朱溫有可能不會選擇追擊,但他如果不追擊,那就是抗旨不遵,自己也就有理由討伐他了。
屆時關西錢糧運抵洛陽,只需要陳靖崇把宣武三鎮梳理清楚,自己就可以大軍東進,收復河南全境了。
以漢軍每日都在進步的火器技術來看,五尺火炮也就這兩年就能研制出來,屆時中原便沒有城池能夠阻礙漢軍步伐。
不過萬事皆需小心,成長的不只是漢軍,還有漢軍的那些對手。
當初高駢就用仿制的火器,給漢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雖說漢軍有劉繼隆指點,又有御用鐘匠的技術,但還是不能不提防。
想到這里,劉繼隆對羅隱說道:“剛才廟堂上的話你也聽到了,稍后你去督促南衙起草圣旨,催促朱溫繼續南下追擊黃巢。”
“是!”羅隱不假思索應下,劉繼隆則是看向了陸龜蒙:“關西的二百萬石糧食,還需要多久能運抵”
“最少還需要四個月。”陸龜蒙不假思索回應著。
聽到還需要這么久的時間,劉繼隆只能耐下性子等待,但在此期間,他也有不少事情可以做。
“令三司以路巖這一百多人為突破口,盡可能的牽連不少官員。”
“洛陽上百萬畝耕地,北司能占據的土地就兩三成,大頭還在這群人手中。”
“洛陽的耕地吾看過,只要將土地收回,均分給百姓耕種,發放糧食與農具給百姓,今年秋收便能豐收。”
在劉繼隆這么說的時候,這時卻見衙門外走入官員。
幾人張望,卻見是趙英急匆匆走來,手里還提著個袋子。
“殿下,黃河兩岸發現了蝗蟲卵!”
趙英走入殿內后,他的話便讓眾人忍不住站了起來。
劉繼隆更是直接起身上前,將袋子打開,抓出一塊塊土疙瘩。
但見這些土疙瘩里,確實有著一排排蟲卵,看得劉繼隆直皺眉。
“入冬以來,關內和關中、河南就沒有下過雪,看來這旱情還會持續。”
“如果旱災和蝗災一同爆發,我們東進之舉就成了笑話。”
劉繼隆深吸口氣,目光掃視幾人:
“敕令,各州縣衙門發動百姓,驅使兵馬搜索灘涂,燒毀蟲卵,絕不可能讓蝗災再度出現!”
“遵令!”趙英等人紛紛作揖應下,而偌大的漢王府,也很快隨著劉繼隆一聲令下忙碌了起來。
中原蝗災已經持續了兩年,如今正是第三年。
原本以為天下即將太平,卻不曾想這第三年也發現了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