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后,盡管紙甲絕對防御性不如鐵甲,但它優勢在輕盈,且成本低、易于制造,故此許多軍隊都開始裝備紙甲,號白甲兵。
高駢能迅速擴軍,依靠的就是湖南的紙甲。
相比較五千工匠而年產不足二萬套的鐵甲產量,同樣工匠數量而每年五萬套紙甲的產量,無疑更為適合大范圍裝備。
當然,高駢也清楚,紙甲只能適合防守,真正向北攻堅,還是需要數量足夠的鐵甲。
因此他麾下五萬多鐵甲軍,此刻都分布在江北和長江沿線防備劉繼隆。
用成本低廉的紙甲和皮甲去武裝朱全忠,再讓朱全忠不斷消耗劉繼隆實力,與他拉鋸作戰,為自己爭取時間,高駢的算盤倒是不錯。
在他的吩咐下,三十萬石糧食和八千甲胄便被運往北方,而此時同為江南勢力的宋威、董昌則是因為高駢的突進而暫時停止了交鋒。
劉繼隆的事情,對于他們二人來說太過遙遠,他們只知道高駢已經打到了他們家門口。
相比較他們,半個月后得到高駢回信的朱溫則是不由得高興了起來。
“韓君雄、王景崇、高駢……”
青州衙門中,朱溫念著這三個名字,開懷大笑道:“某不費一兵一卒,便得了他們調撥的錢糧甲胄。”
“等劉繼隆出兵攻打張思泰,某便將齊州占據,屆時劉繼隆必然惱怒。”
“依靠諸鎮,某不信自己不能與劉繼隆對峙。”
此刻的朱溫,可謂志得意滿。
盡管三鎮都未答應他會出兵牽制劉繼隆,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和劉繼隆拉鋸,這三鎮絕不可能坐視不理。
想到這里,朱溫便看向了謝瞳:“倉庫中還有多少錢糧可供調用”
“錢帛折色不少于三十萬貫,糧草五十萬石左右,皆此前平盧鎮多年積蓄。”
“好!”朱溫沉著思慮,片刻后繼續道:“令三郎募兵二萬操訓,調糧草十萬石前往鄒平縣,葛大郎和張氏兄弟率軍三萬北上,若是劉繼隆以張思泰為賊,我軍即攻打棣州,北進義昌。”
“是!”謝瞳應下,隨后急忙離開了衙門,準備調動兵馬錢糧去了。
在朱溫準備北進的同時,劉繼隆則是趕在冬至前夜,收到了來自諸道的錢糧文冊。
冬月的冬至,無疑是古代節氣中最為重要的幾日,故此朝廷通常都會在冬至舉辦大朝會,如今也不例外。
“上千萬歲壽……”
“興!”
洛陽紫薇城乾元殿內,當十五歲的李佾穿著冕服,懶洋洋坐在主位的樣子呈現眾人眼前時,諸如蕭溝、劉瞻等依舊心向大唐的官員,不免都心情復雜,只覺得心被人攥緊,抽搐疼痛。
自從劉繼隆入洛以來,李佾便被劉繼隆放養式管理給放飛了天性。
對于李佾,劉繼隆的要求就是不能鬧事,嚴格在北衙六軍監督下活動就行。
哪怕是他要離開洛陽,前往洛陽四周游獵,劉繼隆也沒有阻止。
反正每年調撥給宮廷的錢帛就那點,又有楊公慶和西門君遂、張瑛不斷監督,根本不用他操心。
對于玩心很重的李佾而言,哪怕他知道自己是傀儡,但這樣的日子依舊讓他感到快活。
“陛下……”
忽的,站在百官門前的劉繼隆主動開口,而他開口后,原本有些懶洋洋的李佾都不免坐正了,生怕被劉繼隆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