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想詢問殿下,河東道投降及被俘兩萬四千余兵馬,及代北被俘四千多兵馬應該如何處置”
“此外,代北赫連鐸等五部所求,殿下準備如何應允”
王式提出了幾個急需處理的問題,劉繼隆聽后也沉吟下來,返程路上他便在考慮此事,如今心底已經有章程了。
河東牙將本十分跋扈,但昔年被王鐸率李克用、張淮鼎等人屠殺過一次,距今不過三年時間。
不過牙將雖然被誅殺了,但牙兵卻沒有被牽連太多,這就導致河東鎮內兵馬的風氣,其實一點不輸于河朔、河北三鎮。
這群世襲罔替的牙將牙兵,定然不可能接受回去種田的安排,說難聽點他們甚至不會種田。
好在牙將牙兵始終是少數,大部分的州兵都是農家子弟出身,只要均分田地,他們還是能回去務農為生的。
“先傳出消息,投降及被俘的河東鎮州兵將遷往云、朔、蔚三州,均分土地,發放耕牛和農具,鼓勵耕種,并發十二石開荒糧。”
“代北及河東鎮的牙將牙兵,盡數遷往安北都護府及豐州、勝州等處,均分田安置當地。”
劉繼隆話音未落,聲音便變得低沉起來:“若是有人敢于作亂,盡數鎮壓!”
“是。”王式心中了然,劉繼隆是準備放出風聲,讓河東、代北的牙將牙兵自亂陣腳,繼而動兵將他們之中的不安定者剪除。
對此,王式自然十分支持,畢竟他昔年處理銀刀隊比這還要狠辣。
“赫連鐸、白義誠、米海萬、李友金四人獻土有功,茲授四人銀青光祿大夫,護軍。”
“四人若有愿往洛陽任京官者,擢授職官,其部遷往忠武、義成、宣武、山南東道等處,每戶授田五十畝。”
“若不愿往,可安置當地,以其為刺史。”
對于赫連鐸四人,劉繼隆心里自然想把他們的部眾都帶到中原來進行同化,同時將他們安置到洛陽享受富貴。
這么做為的就是將代北胡多漢少的局面給解決,畢竟代北十數萬胡人若是繼續在當地駐牧,說不定什么時候還會作亂。
若是遷入中原,這十幾萬人用不了多少年就會被同化干凈。
更何況中原三鎮人口稀薄,百廢待舉,正是需要人的時候。
漢人外遷,胡人內遷,只要把控好度,便能極大的擴大漢人生存空間。
不過他也不能現在就翻臉,逼赫連鐸等人來中原,所以他給了赫連鐸他們選擇的機會。
“臣無異議。”王式只是思索片刻,便知道了劉繼隆的想法,于是頷首應下。
劉繼隆見狀,則是對王式開口說道:“如今陛下已經將天平、義昌打作叛臣。”
“雖說斛斯光與陳靖崇二人鮮有差錯,但吾還是想以汝為東面討擊使,節制河南三鎮,汝以為如何”
王式雖然被自己打得苦不堪言,卻也不是斛斯光和陳靖崇能比的。
調王式東進,算是劉繼隆為二人上的保險,畢竟朱溫這廝可不是安分守己之輩。
劉繼隆不相信這廝會在自己動兵后,老老實實的等待被包圍。
“臣定不辱命……”
王式心頭微微感動,他畢竟是大唐舊臣,又年老體弱。
以漢軍的素質,中原三鎮的六萬大軍足夠掃平許多藩鎮,甚至連大禮、渤海、契丹、奚等強敵都能重創。
盡管他只能調動三鎮之中東征的三萬兵馬,卻也是劉繼隆對他莫大的信任了。
“此事便由你定奪,即日出發滑州,臘月前務必東進,以雷霆之勢掃平二鎮,保障來年春耕不受影響。”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