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徐泗、淮南地區大旱,百姓只能食樹皮為生,康承訓奏表朝廷調撥糧草賑災。”
“曾元裕與時溥交戰,敗于下邳,奏表愿意歸附朝廷。”
北方的大旱,影響的不只有劉繼隆一個人,徐泗淮南等地都受到了影響。
相比較剛剛太平,還能吃糧食的北方百姓,徐泗淮南的百姓就比較慘了,只能吃野草樹皮來維持生計。
“這老天昏了眼,該下雨的地方不下雨。”
饒是劉繼隆好脾氣,此刻也不免謾罵起了老天。
江南不缺水而大雨,北方缺水而大旱。
眼下若是能來場覆蓋北方的大雨,哪怕只下三兩天,北方的這些饑荒問題都能得到緩解。
只是他的謾罵卻起不到作用,他現在除了能調撥糧食來填補地方州縣糧食缺口外,便什么都做不了了。
地下雖然有水,但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根本無法大規模挖掘四丈以上的水井。
略微平復心情,劉繼隆這才將話題轉移到了徐泗淮南地區。
“以曾元裕還東都,領太子詹事、金紫光祿大夫,進信陽縣開國侯。”
“敕令王式,節制大軍南下徐泗,招募徐泗饑民為民夫,討平時溥。”
“敕令淮南節度使康承訓,著其還東都,檢校司空、平章事、上柱國、梁國公、食邑三千戶。”
“以兵部尚書王式領揚州大都督,淮南節度使,攜糧南下賑災。”
大旱之下,本不該動兵,但劉繼隆若是不動兵,徐泗和淮南的百姓指不定會被禍害成什么樣子。
招撫饑民為民夫,趁機討平本就有投降意思的徐泗、淮南地區,再發糧賑濟當地百姓,如此便能保全當地百姓性命。
不然真的等高駢占據江南,他肯定會立馬北上攻打淮南。
江南的政權沒有了淮南和徐州,那就基本只剩下等死這一條路了,高駢不可能不知道。
趁徐泗淮南同樣大旱,也趁高駢現在分身乏術,劉繼隆必須更進一步。
“末將領命!”
曹茂與趙英紛紛作揖應下,隨后劉繼隆看向曹茂:“汝先派人快馬送信去吧。”
“是!”曹茂知道劉繼隆有事情與趙英商量,于是便退出了衙門。
在他走后,劉繼隆起身帶著趙英前往了河間衙門的中堂,遣散了堂內的仆人后,他才看向趙英說道:“洛陽有沒有動靜”
趙英點頭,隨后從懷中取出厚厚的書信遞給劉繼隆。
劉繼隆接過書信走到主位坐下,將這些書信紛紛拆開查閱,但見其中多為豆盧瑑、裴澈及其麾下許多世家豪強子弟與其家族聯絡的書信。
由于內容太多,劉繼隆整整耗費了半個時辰的時間才將這些書信看完,并捏了捏鼻梁,以此來消耗剛剛涌入腦中的這些消息。
“豆盧瑑、裴澈、張直方、崔鉉……”
“吾不殺他們,他們還真以為是吾不敢殺他們”
趙英帶來的這些書信中,囊括了一百五十七位官員,而他們所謀劃的事情便是在劉繼隆準備稱帝前刺殺劉繼隆。
劉繼隆看到信中內容的時候,他自己都氣笑了。
他正愁不知道用什么借口來清理天下世家豪強,結果這群人就開始給自己送借口了。
“盯緊他們,暫時不要動手,等平定了南方再動手也不遲。”
“是!”
南邊還有許多世家豪強,劉繼隆自然是想著利用這個借口,來場席卷天下的清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