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劉繼隆平靜回應,馬成見狀便繼續道:
“明威將軍李驥患病,臣奏請殿下準許李驥入洛治病。”
馬成刻意挑選了一個內外大臣都在的場合,並且刻意強調了李驥的官職。
至於所謂患病和入洛治病的事情,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
馬成所想的,無非就是想請劉繼隆解除對李驥的禁足,並且讓他來洛陽當差罷了。
對於李驥,劉繼隆自然不曾忘卻,並且自己已經九年不曾重用他,昔年依附李驥的那些人,也基本都死的死、退的退。
這種情況下,李驥已經不可能對劉繼隆造成任何威脅,因此劉繼隆在聽后不免頷首:
“既是如此,便準許其入洛治病,遣太醫院御醫為他診治。”
“此外,李驥雖無高功,卻有不少苦功,以其拔擢為司農少卿,檢校通議大夫、壯武將軍。”
司農少卿經過調整后,如今是從四品上的職官,主要負責協助司農卿掌管國家農業、倉儲、物資調配等事務。
以李驥的資歷來說,這個官職自然不高,但他畢竟是戴罪復起之身,這個官職做為起點已經不低了。
只要他老老實實的當差,不要再折騰,哪怕沒有功績,劉繼隆還是會想辦法賜予他勛爵和高官厚祿的。
“臣代李驥謝恩……”
馬成聽到李驥能夠入洛,心里鬆了口氣的同時難掩激動,不由得連連行禮。
解決了他的事情后,劉繼隆便詢問道:“普庶人與高千里的宅邸,是否已經解決”
“回殿下,宅邸隨時可進入居住,待普庶人與高千里回京,便能安置宅邸之中。”
工部的竇斌連忙站出來解釋,隨后見劉繼隆滿意頷首又再度退下。
在他退下后不久,堂內二百余名官員竟無人開口,直到劉繼隆有些不耐煩時,才見李商隱持著奏表站出,躬身道:“同平章事李商隱,有事啟奏。”
“準”劉繼隆頷首示意,李商隱隨即便說道:“如今天下初定,各地河渠堰堤及田地盡數荒廢,朝廷賦稅難以度支。”
“臣以為,可裁汰軍中老弱,並改軍制為五軍都督府及兵部兵備,再於諸道置三司,以此明確職權。”
“此為奏表,請殿下過目……”
李商隱將南衙商議好的五軍都督府及三省六部三司制度寫在奏表上,隨后呈給了劉繼隆過目。
劉繼隆將其接過,打開仔細看了看,確認主體沒有改變,只是在細枝末節稍微補充后,不由得頷首道:
“此制不錯,可暫且由東畿、京畿兩道向外施展而去,並定下各道都督、按察使及布政使人選,等到中秋過后呈給陛下。”
“至於裁汰老弱的事情,便等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分權過后,再行裁定吧。”
見劉繼隆如此說,不少人紛紛看向李商隱,都想知道這五軍都督府是個是什么意思,地方三司又是個什么意思。
“下官遵令……”
李商隱恭恭敬敬的作揖回禮,隨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眼見無人開口,站在隊伍中的張瑛突然走了出來,朝著劉繼隆恭敬作揖。
“大唐自安史之亂,海內板蕩,閹豎擅廢立,吐蕃頻犯邊,足見國祚已衰。”
“龐勛、黃巢、王仙芝輩,承天警示而倡亂,由是天下崩離。”
“微殿下自河西舉義兵,提三尺劍為天子掃除逆節,唐運其殆絕矣!”
“今主上沖幼嬉戲,而天降連年大旱以儆殿下,若猶不順天應人,恐蒼生復罹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