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劉繼隆示意,群臣紛紛平身,而劉繼隆也繼續吩咐道:
“敕戶部、工部修葺上陽宮,待修葺過后,請陛下往上陽宮居住。”
“如今朕暫居漢王府,改漢王府為行宮,待上陽宮坐落后,方在乾元殿即位。”
“臣等遵旨……”
眼見劉繼隆吩咐好了所有,群臣紛紛應下,而劉繼隆也轉身往曾經的漢王府,如今的行宮內走入其中。
“臣等謹退……”
見劉繼隆離去,群臣紛紛拜送,直到他身影徹底消失才紛紛離開此處。
待到李商隱返回南衙,立馬便下令在洛陽征募所有工匠、民夫,以最快的速度將城外的上陽宮修葺。
上陽宮為唐高宗李治所修建,因為宮殿在洛陽城外,故此還被許多大臣諫言,認為不應該把如此奢華的宮殿放在城外,以免百姓見到徒增悲傷。
不過群臣的勸諫顯然沒有作用,上陽宮不僅落地洛陽城外,還在幾十年時間里成為李治、武則天、李隆基的居住之所。
若非安史之亂后由于兵災而毀壞,如今說不定還依舊矗立在宮外。
正因如此,所謂上陽宮,留給李商隱等人的只有一個地基。
原本的上陽宮規模宏大,整整用時四年才修葺而成,如今留給李商隱等人的時間不多,因此工部只能縮小宮室,將上陽宮設為周長二里,內有宮殿十二座,院落二十四處,苑亭臺皆有的簡易行宮。
饒是如此,造價亦不少于三十萬貫,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國庫雪上加霜。
不過即便如此,工部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東畿之地開始募工。
與此同時,得知劉繼隆受詔的李佾只覺得如釋重負。
在了解劉繼隆對他退位后的待遇后,他總算睡了個安穩覺。
相比較他,回到府內的劉繼隆則是在用膳過后找到了封徽。
窗外天色漸暗,封徽帶著幾名侍女為他脫下衣服,為他洗漱干凈后,才示意侍女們退下。
夫妻二人坐在床榻之上,其中封徽跪坐著,劉繼隆則是枕在她腿上,閉目感受著封徽熟練為自己頭部穴位按摩,不由得感嘆道:
“二十四年功塵,如今總算是了卻了此事。”
封徽聞言輕笑,手上力道加大幾分,感嘆道:“耶耶若還在,見到今日景象,恐怕會喜不自勝。”
“呵呵……”
劉繼隆的笑聲略帶幾分疲憊,隨后又漸漸安靜下來,直到半盞茶后他才緩緩開口道:
“即位只是開始,某要做的還有很多,打天下不容易,治天下也不容易。”
“如今天下百姓經過數十年的戰亂,所想的無非就是太平,而太平過后,想的便是增添衣食屋舍,讓日子過得更好。”
“某尚未入洛時便說過,若是能一統天下,必要以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如今便是實現諾言的時候了。”
他雖沒有睜開眼睛,但封徽能感受到他說著這些話時目光灼灼,令人忍不住敬仰。
“如今的天下,難道還算不上太平嗎”
封徽沒有糾結前一句話,而是著重在后一句話來詢問。
劉繼隆聞言依舊閉目養神,可卻輕微搖了搖頭,緊接著說道:
“某漢人雖控西域與中原,然遼東、三韓皆失,西南又有祐世隆這群南蠻在狺狺狂吠,尚不及強漢盛唐時。”
“再說嶺南、黔中、湖南等處群蠻四起,必須移民實土,才能將這些地方牢牢把控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