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衙送來了幾個年號,分別是開平、乾祐、乾德、開寶,還請陛下挑選。”
敬翔試探著詢問,劉繼隆聽著只覺得古怪,不過對于年號來說,他并沒有太多要求。
就他個人來說,他比較喜歡劉徹的天漢,趙匡胤的建隆,朱元璋的洪武,以及被多人用過的永樂這三個年號。
但劉徹的天漢已經是過去式,自己不可能用天漢,便只能選其他三個了。
正因如此,在敬翔詢問過后,劉繼隆便主動說道;“朕自己想了幾個年號,汝為朕選選。”
“建隆、洪武、永樂這三個年號,汝以為如何”
劉繼隆主動詢問,可敬翔卻搖搖頭道:“建隆與陛下名字相同,需避諱,恐不妥。”
“洪武,臣倒是不曾從書中見過此意,不過應該是取自洪大武功之意。”
“如今天下初定,百姓需休養生息,取洪武恐怕令天下人誤解。”
“永樂雖好,然前涼張重華曾使用過此年號,陛下若是要用此年號,恐怕需要說服百官才是。”
敬翔才開口,便把劉繼隆所想的三個年號都給否了,這讓劉繼隆多少有些郁悶。
他確實不知道,永樂這個年號如此搶手,竟然已經有人用過了。
見劉繼隆如此,敬翔似乎也察覺自己有些過于苛刻了,故此試探道:
“不如稍作修改,改為建炎、洪憲、永歷如何”
敬翔這話落下,劉繼隆臉色更黑了。
在敬翔看來,三個年號毫無問題,但在劉繼隆心底可就不是這樣了。
他可是聽過這三個年號,并且還知道這三個年號背后代表的皇帝分別是誰。
不過這也不怪敬翔,畢竟后世皇帝太多,周易中稍微好些的年號早就被人用了,除了少數幾人,用別人的年號劉繼隆都覺得膈應。
想到這里,劉繼隆便擺手道:“吾雖取洪武,然并非取宏大武功,而是以洪治天下,武定四方為主。”
“汝令人告訴南衙,大漢年號便取洪武,令其通告四方諸道州縣,改翌年年號為洪武。”
“是……”聽到劉繼隆執意選擇洪武,敬翔也沒有辦法,只能頷首應下了這件事。
一盤棋下完,敬翔便往南衙急匆匆趕去,隨后果然在南衙遭受挫折。
顯然,群臣對于洪武這個年號都有些不太滿意,但奈何劉繼隆已經定下了這個年號,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將年號確定下來,令快馬往諸道諸州趕去,避免弄出明年依舊使用乾符年號的錯事。
兩個時辰后,無數快馬自洛陽城門疾馳而出,這番舉動令豆盧瑑等心懷不軌的人十分心虛。
不過在得知快馬出城只是為了傳遞新朝年號之事后,他們又漸漸放下心來,將家仆先后調往城外,并準備好了在冬月初五劫持李佾南下。
接下來幾日,洛陽城的城內看似毫無變化,但出入城內外的青壯越來越多。
李佾并不知道此事,此刻的他只覺得如釋重負,便是連休息和吃飯都更香了。
眼看時間來到冬月初五,紫薇城外的天子車駕已經準備好,五百余名馬步兵穿戴甲胄,此刻充當依仗護送李佾出城。
李佾坐在馬車上,其中還有女子的嬉笑聲,顯然玩得不亦樂乎。
趙英與張瑛相互對視頷首,接著便帶著隊伍緩緩走皇城的宣輝門出城,而坐落在皇城的南衙之中,無數雙眼睛都見到了李佾上車并向城外駛去的場景。
“出城吧。”
收到消息的豆盧瑑、裴澈等官員紛紛開始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