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幾日,陛下便要即位立國了,這后宮之事,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
“正宮皇后,自然是細君。”
劉繼隆以為封徽在說皇后的事情,下意識便給出了承諾。
封徽聽后卻只是笑笑,繼而詢問道:“陛下貴為天子,合該有皇后、四妃、九嬪及婕妤、美人、才人……等一百零八佳麗。”
“臣妾心想,貴妃合該落到李妹妹身上,賢德淑妃則可暫時空置。”
“內院那幾位姐姐妹妹,便以九嬪授之。”
“此事臣妾已經與幾位姐姐妹妹商議好,唯有李妹妹之事未曾與陛下商議。”
封徽倒是沒有讓劉繼隆煩惱,已經將各種事情都安排好了,如今只是來詢問詢問他的意見,便能定下此事。
劉繼隆聽后微微頷首,對于封徽將四妃中其余三妃位置留下也表示理解。
李梅靈畢竟是大唐公主,且還是李漼生前最寵信的公主,而劉繼隆府中除封徽外的其他幾名女子,雖然陪伴劉繼隆甚久,可出身畢竟低微。
貿然將她們提拔到四妃的位置,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在羞辱李梅靈。
屆時不止是李梅靈自己想不清楚,其余效忠劉繼隆的大唐舊臣也會因此而來打擾他。
如今天下初定,他又剛剛處置了那么多人,再弄出別的事端,肯定會讓人覺得新朝浮躁。
“此事便由細君安排便好。”
劉繼隆將此事全權委托給了封徽,封徽見狀便起身為他按捏了肩膀與頭部的穴位,直到劉繼隆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停下,她才對劉繼隆告退離去。
在她走后,劉繼隆繼續返回桌案前處理朝政。
時間隨著風雪飛越,爆竹之聲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在清晨作響。
由于五日后便是立國即位之日,故此今年的正旦大朝會,毫無疑問的被推遲到了元宵那日。
興許是因為五日后便是立國之日,故此年味似乎都少了些,所有人都在期待著五日后的登基立國之事。
在群臣與百姓的期盼中,正月初五如期而至,洛陽百姓將家中的爆竹都留在了這日引燃。
隨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在各街坊內作響,卯時三刻方才梳洗完畢的劉繼隆,此刻才緩緩從行宮之中走出,出現在了北衙六軍面前。
此刻的他頭戴十二旒冕冠,身穿十二章紋服飾,手持玉圭,整個人展露六軍眾將及兵卒面前。
眾將兵卒微微躬身,劉繼隆則持著玉圭順著毯子走向了行宮面前停好的玉輅。
禮部以六匹汗血寶馬拉拽玉輅,玉輅前后有北衙六軍作為儀仗,金吾衛執殳前導,吏員凈水潑街,百姓紛紛禁足坊內,不得干擾。
待劉繼隆走上玉輅并坐下,金吾衛及北衙六軍紛紛開始行動,而乘馬的李商隱與高進達則在玉輅左右并行。
一時間,隊伍緩緩走出坊內,使得橫街旌旗對對,甲仗森森。
鑾駕繞洛陽城行走一圈,而后走天街踏上星津、天津、黃道三橋,來到紫薇城前,端門之下。
端門城門大開,數萬人的隊伍護衛玉輅進入端門甬道,但見眼前開闊,便是來到了大內之外的皇城。
各品秩官吏以官職大小,從大內排列兩排至此處,隨著玉輅經過而躬身作揖。
感受著聲勢浩大的景象與排場,便是久經戰場的劉繼隆,此刻也不免心情激蕩起來。
前方高大的應天門已經敞開城門,待鑾駕進入其中后,才剛剛通過甬道,便見到前方再度出現的永泰門。
連續快速穿過這兩處城門甬道后,前方視線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