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賦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若非如此,朕何必堅持十稅二?”
眼見劉繼隆開口,李商隱只能點頭答應,但隨后還是說道:“以各道有司積蓄,恐怕遠遠不足。”
“不足便等夏稅征收后留存四成,起運六成即可。”
劉繼隆吩咐著,李商隱聞言將此事記下,隨后眼見劉繼隆沒有吩咐便退出了貞觀殿。
在他走后不久,曹茂便代表五軍都督府來到了貞觀殿內,對劉繼隆躬身三拜后才啟奏道:
“陛下,河北都司奏表朝廷,漠南沙陀、黨項二部入寇契丹涅剌部,雙方交戰于胡徹兒山,涅剌部敗走東去,沙陀、黨項入駐胡徹兒山,所獲甚多。”
李克用聯合李思恭入寇攻打契丹八部之一的涅剌部并取得勝利,這倒是令劉繼隆沒有想到,畢竟涅剌部再弱也是契丹八部之一。
不過如今他們擊敗涅剌部,實力必然大增,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接下來還會與契丹八部交戰。
“無需理會,讓他們自相爭斗便是。”
“臣謹遵圣諭……”
火繩槍研制成功在即,等到火繩槍可以裝備軍隊,大漢只需要挑選合適的季節出兵就能收復遼河以南的廣袤地域。
不管是李克用獲得勝利還是契丹獲得勝利,這遼河以南的廣袤地域都將是漢人的。
倒是可以趁著他們自相爭斗的時候,讓大漢好好休養生息,發展民力。
在他這么想的時候,曹茂卻沒有離去,劉繼隆不免看向他:“還有何事啟奏?”
見劉繼隆詢問,曹茂便主動道:“隴西郡王奏表詢問陛下,何時準許其前往隴西?”
倒是沒想到,劉繼隆還沒著急,住在上陽宮內的李佾先急了。
“上陽宮住得不舒服?”
得知李佾著急前往隴西,劉繼隆不免詢問曹茂,曹茂則是笑道:
“上陽宮雖好,但畢竟有些小,始終居住其中,畢竟苦悶。”
了解原因后,劉繼隆點頭吩咐道:“準其在洛陽百里之內來去,倒也不必看得如此之緊。”
“臣遵旨……”聽到劉繼隆這番話,曹茂恭敬應下。
如今已經是新朝第三年,李佾及那些舊臣即便想要作亂也難以成功,確實不用那么嚴密的保護李佾了。
眼見劉繼隆沒有吩咐,曹茂便恭敬退出了貞觀殿。
在他離開后,劉繼隆也繼續沉浸處理起了政務。
春去秋來,時光飛逝,隨著災情消失,大漢的百姓也頑強地生長起來。
尤其是隨著朝廷要求有司修葺各州縣道,繼而開出二十錢每日的工錢后,夏收過后的許多百姓紛紛前去報名干活。
在此期間,自然不缺胡亂伸手的官員,而都察院的監察、巡察等御史都在不斷穿梭。
他們就好似聞到魚腥的貓,只要有一處地方發生事情便先后蜂擁而至。
時間不斷流逝,很快便來到了秋收。
相較于中原,遠在疏勒的屯戶們則是更為辛苦,只因他們大部分都是曾經的世家豪強,種植大多不行,便是收獲也需要他人指點。
“右手持鐮刀,刀刃朝內,左手反向抓麥稈,虎口向下,握住麥稈中下部,小心割傷自己。”
“把麥穗對齊,用草繩在麥稈下部捆緊,打成活結放在旁邊,等會再來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