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歲天下有戶……今秋稅所獲三千二百六十七萬四千余石,鹽鐵茶錦絹布等雜項折色九百四十六萬余貫,依旨意留存地方四成,起運六成入京。”
冬至時分,隨著天下圖籍送抵洛陽,大朝會如期而至。
大朝會上,戶部尚書封邦彥將今年豐收情況通過賦稅啟奏,群臣盡皆精神起來。
身穿冕服的劉繼隆坐在金臺上,本該高興的他,此刻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今日起床后,他便覺得心里有些慌張,繼而想到了敦煌王府的張議潮。
入冬以來,張議潮的身體每況愈下,哪怕太醫院的所有御醫都出手,卻也根本無法將他恢復到往日的健康。
劉繼隆派去敦煌王府的人還未回來,所以他時不時看向殿門處,對于這些秋收后的賦稅情況,他只是草草吩咐道:
“賦稅盡皆取于百姓手中,故此也該用于百姓手中。”
“工部與有司勘察天下,該疏通的河道及修建的河渠堰堤不可馬虎,所征募百姓工價一律以日錢二十為主,不可拖欠。”
“有司錢糧不足者,即可奏報朝廷,由戶部調撥錢糧……”
劉繼隆頓了頓,只因他看到了急匆匆趕回的趙英,而群臣早就看出了他的心不在焉。
在他停頓后,許多臣子都用余光看到了走入殿內的趙英,并看到趙英繞過群臣,走到了金臺之下。
早就等待的西門君遂連忙走下金臺,與趙英耳語后凝重走上金臺,來到劉繼隆耳邊躬身道:
“陛下,敦煌王恐怕……”
“準備車駕!”
他沒敢繼續說下去,劉繼隆卻明白了他的意思,臉色變換間令他準備車駕,隨后不動聲色的看向群臣。
“諸卿可還有要事啟奏?”
群臣中倒是有不少官員準備奏表,但見到劉繼隆如此,他們此刻紛紛沉默下來。
負責主持大朝會的通事舍人見狀,隨即唱聲道:“制可!”
群臣見狀也不敢耽誤,紛紛作揖拜禮:“萬歲、萬歲、萬歲……”
“趨退!”通事舍人繼續流程,群臣也紛紛再拜。
劉繼隆起身走下金臺,而群臣則是面面相覷,大概都猜到了皇帝如此急切的原因。
李商隱等人面露擔憂,而劉繼隆此時卻已經從乾元殿側門走出,乘車輿往敦煌王府趕去。
乘坐車上,盡管能感受到車輿在加速行駛,但劉繼隆還是有些焦慮的吩咐道:“再快些!”
“是……”
隨他而來的西門君遂與趙英連忙應下,緊接著催促起了駕車的宦官。
平日里只需要半個多時辰的路程,今日卻令人覺得十分漫長。
隨著時間不斷推移,當車輿最終停下時,劉繼隆便迫不及待走下了馬車。
“陛下……”
守在敦煌王府門口的兵卒們連忙朝他行禮,可平日還會頷首示意的他,此刻卻腳步匆匆的“闖”入了府內,直奔臥房而去。
隨著他走入臥房所處院落,果然見到了齊聚屋外的張氏子弟及其親眷。
“參見陛下……”
眼見皇帝到來,上百人紛紛行禮,劉繼隆卻直接走入臥房之中,見到了氣若懸絲的張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