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氏離開了魏府,常住在嬿婉的莊子里管理剩余的教眾。
瀾翠、進忠和王蟾誓死追隨,春蟬將郡主府里值錢的東西都賣了,不顧嬿婉勸阻,執意要跟隨過去。
嬿婉便帶著隊伍前往了羅剎國。
由于她跟羅剎國女皇有交情,得到了盛大的歡迎,還獲得了一座莊園。
多年前來,嬿婉曾來過羅剎國交流,當時住在皇宮里,幾天后便返回,對羅剎國社會現狀并不了解。
切實住在這里后,嬿婉需要管理兩百人的衣食住行,這才察覺到了羅剎國水面下的洶涌。
紹寰帝治下的國家水清河晏,百姓倉實知禮,商業繁茂,文化交流旺盛,有盛世之像。
羅剎國的女皇重視工業生產和商業,嬿婉的紡織繡藝工房很快便在一片歡呼聲中剪了彩。
與之相對的,羅剎國百姓常與嚴冬和饑餓相伴,有著更殘酷的生存淘汰,晚上總有酗酒的人倒在路邊,次日變成一具冰冷的尸體。
農奴們的命運更不用提,那些衣著光鮮的貴族折磨農奴的手法,慎刑司都自愧不如。
在那里安置下來不到兩年,嬿婉因庇護農奴被貴族和莊園主們聯合告狀。
羅剎國女皇當眾斥責,嬿婉再次陷入遭受排擠的境地。
經歷了三次刺殺,莊園也遭到焚燒后,嬿婉懷著失望,帶著人繼續往四邊遷徙。
據史料記載,魏嬿婉的隊伍從一開始的兩百人,變成了三百五十六人。
中途經歷的種種波折難以簡述,但魏嬿婉再一次創造了奇跡——全員無傷亡的情況下到達了法蘭西王國,并成功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定居。
1789年7月4日。
“‘同志’這一詞翻譯得極好,”嬿婉手持稿紙,表情慈祥,“我的國家有句話,叫‘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志同道合的真理追隨者,是為同志。”
羅剎國的年輕人臉上綻開燦爛笑容:“謝謝老師!那我改掉老師圈著的地方后,馬上把稿件送去報社那里。”
嬿婉頷首,說道:“路上小心,記得避開巡邏的雇傭兵,要注意不要被人跟蹤了。”
“放心吧,我幫老師送過一次稿,記得怎么走。”年輕人拍拍胸口。
嬿婉嘆息一聲:“王蟾腿腳快,人又機靈,如果他在的話就能給你送過去了。”
年輕人表情樂觀,壓低聲音:“老師不必擔憂,等解放了巴士底獄,王蟾先生和瀾翠女士就能回到您的身邊,一起喝奶茶,吃烤牛排!”
“好,快去吧。”嬿婉笑道。
進忠拉開門,那年輕人像只快活的兔子,一蹦一跳地沖了出去,腦后的麻花辮都甩飛了起來。
嬿婉來到窗邊,撥開窗簾,透過縫隙看著外面的情況。
她攏了攏披肩,問道:“進忠,你還記得我們還在大清時,也曾有過類似的事嗎??”
進忠應道:“記得,老師您帶著人攻門,我現在想起來,心口還發熱呢。”
嬿婉搖頭:“不,我指的是當時李如懿還是嫻妃,協理六宮時把大半個后宮的嬪妃都關進了慎刑司那次。”
進忠撫掌:“哦!我記得了,太后發了好大的火呢。”
嬿婉抬起頭,回憶道:“那時候,阿箬姐姐保護住了所有人,爭取到了太后的力量,讓她們平安無事地走出牢獄。”
進忠兩鬢已染上霜色,不禁感慨:“現在,您已經不是小宮女了,是一呼百應、連國王都忌憚的學者、老師。”
嬿婉放下窗簾,回到辦公桌前:“進忠,以前你叫我娘娘,現在叫我老師。以后,我希望你叫我同志。”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