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淮聞言,抬頭看了一眼這二人,隨后又看向江流昀。
江流昀始終不曾露出任何表情。
這種場合說多錯多,不開口便是最好的做法。
但很明顯,他不開口,但有人替他開口。
反對重審林從戎一案的人,大多都與鎮遠侯府有些關系。
當然,這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
隨著沛國公與太傅開口,又有支持重審的人開始唱反調,一如從前,眾人爭論不休。
太子一句改日再論,很快便像從前一樣,將這件事翻篇了。
待大殿上安靜下來以后,御史臺的監察御史開始攻擊起了江流昀。
主要是說他被當街抓到出入青樓之事。
對于此事,江流昀本沒有辯駁的余地,畢竟當日的事情鬧得很大,他同林知清退婚的事,也佐證了這一點。
他一言不發,擺出了一副有難處但不辯解的樣子。
始終有人幫他說話。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只是象征性地批評了他一下。
陸淮很快將目光從他身上收了回來。
因為馬上就要輪到戶部出場了。
沒過多久,戶部尚書徐元歲往外挪了一步。
但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大理寺卿周崇正開口了:“陛下,微臣有奏。”
看見此人的身影,陸淮眉頭微微一皺。
戶部尚書徐元歲暫時沒有開口,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太子揮了揮手。
“微臣參奏禮部尚書有違禮法,與人私通,私德有虧。”周崇正的聲音非常清晰。
他的話立刻在大殿之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參奏禮部尚書有違禮法,這可比江流昀出入青樓要嚴重多了。
陸淮看著周崇正的身影,又看了一眼江流昀。
瞥見江流昀背脊挺直,眼瞼下垂,這分明是知情裝不知情的樣子。
陸淮面上不顯,但心中已有猜測。
鎮遠侯府的反擊來了,且來得又快又急。
大理寺卿周崇正此前一直表現得中規中矩,并無站隊的情況發生。
如今一看,這應當是鎮遠侯府的一顆暗棋。
這個時間段動用大理寺卿周崇正,而且還在金鑾殿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江流昀明顯是想直接解決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同林知清乃是有暗中往來的。
也正因如此,朝堂之上,禮部尚書做的事多半是在暗中維護林家,支持重審。
如今周崇正突然跳出來,放在平常時候,陸淮可能會覺得他的參奏出自本心。
但現在這個時間段太敏感了。
林知清用了一個痣娘,讓江流昀失去了刑部尚書這個盟友。
而歸屬于林知清那一方的禮部尚書立馬遭到了參奏。
說周崇正同江流昀沒有點私下交易,陸淮是不信的。
他的大腦快速轉動,只覺得事情絕不會只是說說那么簡單,周崇正敢把這件事拿到金鑾殿上來說,一定是有確鑿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