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正是因為廣武這兩個鄉鎮莊的泡桐村陰差陽錯的成就了這個產業,泡桐的重量輕、容易燃燒,這些在其他工業領域里看似是劣勢的缺點,做棺材竟然全部都變成了賣點。
津門市,國際展覽中心,第二屆東亞商品交流會就在這里舉行,來自華夏、日韓等國的客商云集,宋大為作為曹州市參展團的一員也跟著來到了這里。
東亞商品交流會是政府倡導舉辦的,所以規格檔次還是挺高的,華夏北方主要省份都組織了參展團參加,漢東省作為北方重要的省份,自然也是積極響應號召組團參加。
根據組委會的安排,本屆商品交流會是以省為單位劃分展覽位置,廣武縣這個木雕(棺材)項目因為申報的時間太晚了,是各級政府領導費了好大力氣才臨時插進來的,當然給的位置就不會太好,總共只給了3乘2的一個邊角位置,不過廣武縣方面也沒啥可說的,有地方就中啊!
位置太小又很偏僻,廣武縣的同志們就有些氣餒,這次縣里邊還是挺重視的,各種木雕樣品帶來了好多,就這么大地方怎么展示啊?
“宋處長,您看咱們……”王金庫是這次廣武縣參展團的負責人,他帶著縣招商局和辦公室的八位同志來的津門,組委會給的這點兒地方他們自己來的這些人都占滿了。
宋大為看了王金庫一眼,心說老子真是欠你們的。
“那什么,咱們的同志就別都站在這兒了,提前不是準備了牌子嗎?大家留下兩位女同志接待客戶,其他人三人一組,舉著牌子去大門口那邊……”
來之前宋大為就提醒王金庫,讓他多做點“廣武桐木雕刻”的牌子帶著,預防的就是現在這種情況。
這次來的都是年輕人,在家里也都說過了,所以大家分組舉著大牌子到展覽會大門口“拉客”去了。
荒井四郎是本子國東京都一家殯儀館公司的負責人,本子國的喪葬文化歷史悠久,(因為受到華夏文化的影響嘛),對于殯葬的禮儀非常講究,費用也很高昂。
本子國和咱們不同,殯儀館和火葬場是兩個系統,插一句這時候本子國最大的火葬場公司是廣濟堂旗下公司,而廣濟堂則是本子國麻繩家族的家族企業,至于“麻繩”家族是干嘛滴,懂的都懂。這么牛逼的政治世家的家族企業都經營這玩意兒,可想而知這行業應該很賺錢啊!
本子國99年這時候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再加上本子國那地方自殺率還特別高,所以喪葬服務業在本子國市場需求旺盛,99年這時候本子國的喪葬服務業市場規模超過1兆日元,平均葬禮花費50萬到100萬日元不等,可以說是死得很不便宜。
棺材以及相應的物品是本子國殯葬中花費很高的部分,這時候本子國國內一具手工雕刻花紋的桐木棺材最便宜的也要20萬日元,稍微好點的動輒就是幾十萬乃至上百萬日元。
本子國普通老百姓也不是都有錢的,面對著越來越貴的葬禮,尋找更便宜的殯葬供應鏈也就刻不容緩了,而荒井四郎就是帶著這個目標來到的華夏。
前邊說過了,本子國的棺材是要和死者一起火化的,所以桐木就成了這種棺材最合適的木材。
華夏地大物博自然不缺泡桐樹的種植的地方,可是手工木雕工藝也是必不可缺的,所以能把桐木原材料和手工木雕結合在一起的地方就不多了,特別這時候還不是網絡時代,荒井四郎一個小鬼子對華夏兩眼一抹黑,在華夏去了好幾個地方都沒找到他認為合適的地方,聽說津門這里有商品交流會,就打算過來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