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內,眾人目光激動良久。
魏昶君卻并未停下。
軍制塑造完畢,啟蒙部塑造完畢,接下來,他將目光轉向周愈才,徐白海等人。
軍制之后,便是民生體創建。
亦是自身政體核心。
“自今日始,立民部,總長魏昶君,周愈才為民部副總長,徐白海調任沂水縣丞。”
“民部負責培養各地官吏,改善地方經濟,安撫民眾。”
“諾!”
周愈才老邁眼眸激動,徐白海鄭重拱手,興奮看著。
這一刻,有別于大明的核心政體,正式成立!
魏昶君沒有提及詳細官職,他仍在思索。
無論是啟蒙部還是民部,目前都未遵從大明一到九品官職劃分,因為目前自己手中可用人才不多,地區也并不多,僅蒙陰,沂水兩城。
他需要一點點組建政體,和現代隨時討論,甄別,探索,實驗,再決定使用哪一種等級方案。
興奮散去,魏昶君再度開口。
“未來軍中,會使用軍功制,新集體軍功獎勵。”
岳豹與陳鐵唳等總長對視一眼,愈發振奮。
軍功制,昔日大秦以此橫掃六合,而未來,他們或許也將會打造出一支如此悍卒!
若是有史學家顧成知道必然嗤之以鼻,現代軍方和政界聯合給予的政體理念,這種理念打造的軍隊,是任何朝代軍團都不能比擬的。
寒風凜冽,魏昶君看著夜色中返回的沂城鐵騎,夜不收,火槍兵。
也注視著蒙陰縣留下的紅袍軍衛與巡山輕騎。
大爭之世,開始出現雛形。
崇禎三年,整整一年間,崇禎軍事變革失敗,袁崇煥將死,陜西農民軍渡過黃河,烽火遍布山西各縣,明軍遵化大敗。
這一年,大明將內外交困,危機四伏。
軍事,政治,社會階層矛盾重重。
魏昶君的身影踏著寒風,彼時出現在南洛鎮一座作坊中。
“里長,這些便是吾等日夜不停制作的粉條。”
“土豆粉如今都晾在專門修筑倉庫中,保證通風,避免受潮。”
柳小二沒有跪下,他知里長并不喜歡,鄭重匯報。
魏昶君看著數不清的粉條糧食,微微點頭,開始安排柳小二帶商隊前往莒州,販賣土豆粉,換取資源。
以蒙陰知縣,莒州通判魏昶君之名,三百文一斤。
五十多輛牛車,馬車從玉皇廟,落石村,左營鄉各地調集,并商隊護衛,綿長隊伍自南洛鎮出發,一路奔赴莒州。
剛剛經歷韃子劫掠的各莒州縣城,村鎮,糧食緊缺。
南洛土豆粉僅用三日時間,便徹底打開銷路,銷售一空。
深夜,柳小二激動注視清點賬簿。
五十多輛牛車,馬車初次出售土豆粉,折合銀兩四千多兩。
即便對于偌大蒙陰縣城,沂水縣城并不算多,但這也僅僅只是南洛鎮試水經濟。
銷路打開,接下來,便是源源不斷的市場流通!
清點之后,柳小二按照民部給予表單一路采買物資,鐵礦,豬仔,糧種,旋即交付民部。
蒙陰首次經濟流通,出現雛形。
馬上,昔日流民,如今南洛土豆粉管事柳小二興奮不已。
注視這片已全面推廣糧食種植之地,宛若希望初生之土。
左營鄉,田埂處,一雙布靴染滿泥土,卻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