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玉皇廟鄉家家戶戶都在養殖。”
“昔日里長,也就是如今的三府總督魏大人,帶著玉皇廟鄉學養豬,如今連南直隸各地商戶,都多有前來購買臘肉的。”
“起碼在玉皇廟鄉,十天一頓肉不算難。”
說到這,張衛明顯也想到昔日。
六年前,玉皇廟鄉什么都沒有,只有每日前來劫掠的山匪流賊。
那時候不要說肉,連稀粥都喝不上,只有糠和野菜做的團子。
如今桌上卻擺著臘肉土豆,白菜燉肉。
這樣的日子,放在以前,他連想都不敢想。
另一邊,莒州郊外。
幾名少年也穿著新棉衣,肆意奔跑。
兩名孩童跟在后面,笑著擦拭鼻涕。
三兩個婦人在灶房中生火做飯,聽著門外孩子跑動,嗔怪了兩聲,也欣慰笑著。
片刻后,幾名軍戶結伴返回,剛剛完成操練。
赫然正是城內守軍,如今劃歸紅袍軍中。
看著桌上菜肴,白菜燉豬肉,還有一大碗粉條,幾人落座,笑著。
“若是幾年前,誰敢想吃這些東西。”
“別說吾等苦哈哈的軍戶,便是朝廷那些官老爺吃的,也不過如此了。”
另一名軍戶聽著慨嘆,點頭。
“要不是魏大人出現,只怕吾等別說過上這等日子,便是尋常想要吃飽也是不能。”
昔日這些軍戶其實是比農戶,甚至不少佃戶和奴仆過的更慘的。
因為他們連命都是朝廷的,種植的糧食叫做軍屯,連帶著孩子世世代代都得靠著朝廷撥款養著。
即便是這些錢,還要被那些將官拿走一半。
那時候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讓家人菜里多些油星。
彼時。
青州府,城外,馬二家門被敲響,聽著外面驢車叫嚷聲,馬二一家面面相覷,有些疑惑。
推開門,一名書生打扮青年拱手,神態溫和。
“敢問可是馬二家中?”
馬二就是個小商販,每日挑著菜到城里販賣。
他記得平日里不曾和這些讀書人打交道,但還是點頭。
“是。”
青年揮手,兩名民夫從驢車上卸下幾斤大米,還有一點菜油。
“因為先前在紅袍銀號存過銀兩,這是紅袍銀號為各位存客準備的一點薄禮。”
“還請笑納。”
送完了禮,青年帶著驢車繼續前往下一家。
馬二與妻子有些恍惚,揉著眼睛,看著面前大米和菜油。
一旁鄰居同樣看到,神色驚嘆。
“哎呀,馬二家的,這回算是賺到了。”
“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樣的錢莊。”
之前他們也聽說過有這么一家銀號,算是錢莊。
不僅存錢不要保管費,還給利息。
當初他們都以為是騙人的,沒成想對方去取錢不但拿到利息,如今還送來米面糧油。
鄰居婦人忙不迭后悔,關上房門開始數落起自家男人,聲音響亮。
馬二夫婦則是對視一眼,神色復雜。
“紅袍銀號,來年還得存錢才是。”
這一刻,從蒙陰至莒州,青州府城,相比數年前,改變翻天覆地。</p>